江淮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兵器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淮地区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拥有比较灿烂的远古文化。与中原地区相比,江淮地区处于其外围区,受其影响较大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对中国古代青铜兵器的研究,学者多集于中原地区,而对江淮地区青铜兵器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江淮地区已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学界对相关文化也有深入的探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以科学发掘出土的青铜兵器资料为主,运用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分别探讨了江淮地区出土青铜兵器的型式、分期、年代及其组合等问题。对出土青铜兵器的铭文特点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另外,本文还对亚腰形矛的功用及商周时期的车兵与舟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绪论部分对江淮地区的时空概念、研究意义、青铜兵器的发现及出土情况、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等方面作了介绍。本文将该地区的研究现状分为三个阶段,包括早期著录阶段、初步研究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各阶段均取得很多成果,但仍有些问题尚待解决。本文第二部分为江淮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兵器的类型学分析,根据商周青铜兵器的演变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将所搜集到的杀伤性兵器,包括近搏兵器和远射兵器以及防护兵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本文的第三部分探讨了江淮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兵器的分期与年代。依据青铜兵器的发展演变规律将本地区出土的商周兵器分为四期九段,通过与典型单位出土的陶器及铜器的比较,对每一期段的时代进行了推定,总结了青铜兵器在该地区的演变和特点。本文第四部分对江淮地区商周时期墓葬出土兵器的组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期段的兵器组合,探讨了商周兵器组合的特点和差异,讨论了兵器组合、礼器组合与墓葬等级的关系。通过分析可知,本地区的兵器组合自春秋晚期始由“重戈组合”逐渐向“重剑组合”演变。含有钺、戟、殳等兵器组合的墓葬等级都比较高,出有戈、矛、剑、镞组合的墓葬等级亦不低。相关问题的探讨部分,根据兵器的铭文和其他考古资料,可知本地区出土兵器的国族有息、貯、黄、吴、越、蔡、楚、郁等国。所发现的有铭兵器以蔡、吴两国居多,在铭文字形书体上瘦劲的鸟虫书在本地区影响较大。其次,江淮地区的兵器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受到中原地区、关中地区、皖北苏北地区及皖南苏南地区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商周时期的车兵与舟师。根据考古出土的资料,本人认为亚腰形铜矛配以长秘可以用于车战,商代晚期偏晚已存在车兵。楚、吴、越三国在春秋晚期先后建立了舟师,他们之间不但发生舟战于江的战争,更有吴国将舟师自海入齐的壮举。
其他文献
<正>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港自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以来,就坚持"依托陆桥、打好桥牌"战略,率先打通至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的过境运输通道,形成了"一港双通道"
书信并不一定都享有著作权,但具有独创性的书信作品的作者应享有著作权。而书信的所有权应由收信人所有。如果书信所有人在发信人明确要求保密时,应注意对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商
市场条件下重组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点比以往更接近稳定极限,这促使电力工业界努力获得对于系统稳定性的更深刻的理解并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稳定控制方法。本文以非线性动力学为背
高万云的《汉语修辞学方法论研究》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修辞学方法论的著作,它不但对修辞本质和修辞方法有新的认识,而且建立了一个“修辞本体论—修辞方法论—个体研究论”
知识经济时代数学观的新涵义包括数学科学化、数学技术化和数学过程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学教育应面向大众,建立数学-经济的桥梁,简化传统的数学教育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情况下,居民也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产品,如经常
目的总结创伤性肺假性囊肿(TPPC)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TPPC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23.6&#177;5.68d.结论TPPC是一继发于肺挫伤的良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