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设备的一体化水电站开关系统仿真建模与应用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sw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水电站电气开关系统仿真模型是基于面向设备建模思想的一体化全站、全过程、全范围、实时的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一个子课题[1],主要运用了面向设备的一体化建模思想,实现了电气开关模型的通用化仿真。  首先,介绍了面向设备的建模思想及一体化的开发思路,即面向对象技术在实际水电站仿真领域的应用理论。以断路器设备为例阐述分层的设备建模理念,从开关设备的变量定义方法阐释面向设备的一体化的实例。  其次,进行了常用水电站监控系统一次开关设备元件及水电站电气开关现地装置的一体化图形模型开发,图形模型采用Visual Graph8.0集成环境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从图形界面的角度完善可视化的仿真培训系统,使得培训效果更为直观,培训体验更加逼真,一体化的图形开发方式也使得图形化建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专注于开关模型仿真算法的编写。  此外,针对水电站断路器及相关联的刀闸种类数量繁多,每个开关具体动作过程还不尽相同,在仿真培训系统中实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论文采用面向设备的模块化建模。根据处于电站中的作用和地位划分电气开关系统,形成若干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均包括若干个小模块,根据需要可继续在具体设备的子模块中划分更细模块,对各个相应设备子模块建立通用模型及算法,分别对通用模型的子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用逻辑闭锁函数描述开关动作过程中逻辑闭锁判断(即电力“五防”规则判断)等新方法。  最后,借助某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项目,在与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其它仿真模型联合调试成功后举例介绍了电气开关仿真模型开发成果,并已成功应用于某水电站仿真培训实验室。结果表明面向设备的一体化电气开关系统仿真模型结构设计清晰,调试便利,可视化程度好,逼真度较高,方便新进员工培训使用,并且易于扩展。
其他文献
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一般生活在细胞外基质所形成的微环境中。细胞与胞外基质微环境的物理相互作用涉及许多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对于细胞的增殖、分化、收缩、迁移和凋亡
从力学角度看,地震孕育过程的物理实质是震源区介质的变形、损伤,最后导致破裂或者失稳的过程。地震是一类典型脆性介质的突发破裂或失稳。很多其他自然灾害,比如滑坡、岩爆等,也
学位
风电作为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风电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风电渗透率的逐渐增大,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调度平衡,甚至是安全运行等问题。经济成熟的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调节的储能特性,与风电场配合组成联合系统,可以提高风电出力的可控性,便于电力系统调度,减小风电弃风量。论文针对风电-抽水蓄能联合日优化运行调度进行了分析、建模和求解,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总结了现
矿产资源枯竭、水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以及生态退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生态热力学的佣分析方法为计算不同的资源投入、环境影响以及社会贡献提供了
大样本数的流动显示图像和速度测量连续时间信号数据是超声速混合层湍流结构系综统计分析的基础。空间结构的完整描述依赖于大量的流场瞬态显示图像;湍流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需
学位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重视作文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研究中,常常通过调整系统中相关发电机组出力,在系统满足负荷需求和相应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实现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这一目标。在系统无功优化时常常通过调整发电机端电压、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等,改变潮流分布以实现系统有功网损最小。潮流优化过程中,系统运行参数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某些优化方案下,系统可能不满足小干扰稳定运行要求。目前电力系统中已经装配了许多电力系统稳定器
激波边界层相互干扰(Shock Wave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SWBLI)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超声速/高超声速的外流和内流,本文选取了SWBLI中最典型的两种模型,包括:斜激波与平板边界层
随着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分布式发电主要采用风力、光伏、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发电,其接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然而配电网的辐射结构、潮流流向和故障信息也受到了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的影响,导致传统配网故障自愈技术不再适用。因此,研究新形势下主动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恢复技术成为一种必然。本文首先介绍了主动
旋转机械作为工业部门中最为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在汽轮机、航空发动机等诸多机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的转子系统一般都具有十分复杂的几何结构,同时由于频繁的起停以及其他工作原因会使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发生改变,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复杂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复杂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的频繁发生也使研究系统的碰摩非线性动力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带有一定工程意义的复杂转子系统为模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