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超声速混合层实验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样本数的流动显示图像和速度测量连续时间信号数据是超声速混合层湍流结构系综统计分析的基础。空间结构的完整描述依赖于大量的流场瞬态显示图像;湍流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需要通过大量连续结构脉动信号分析来获得。对比于不可压流动,可压缩湍流流动需要更多的物理参数才能进行描述,而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在可压缩流动的研究中还存在诸多技术困难,导致目前仍不了解可压缩湍流结构的演化机理。一套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稳定的超声速湍流混合层的双喷管风洞设备成为获得可压缩剪切湍流大样本实验数据的必要的基础实验平台。该设备还应实现对流马赫数能从低到高连续变化,且易于实施流动显示和点测量等多种实验手段。国内和国际相关研究领域尚缺乏满足这一研究需求的实验设备。   本论文设备研制的目的是设计一座新型的超声速湍流混合层风洞设备,以满足超声速混合层湍流结构系综研究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一套采用常规超声速加高超声速吹引式风洞的双喷管风洞总体布局方案。为了实现这一总体布局方案,本文提出了如下设计方案:设计一座满足高超声速吹引式风洞结构强度和温度要求的双喷管风洞;利用已有的常规高超声速吹引式风洞的气源、加热器、试验段、超扩段、引射器、亚音速扩压段、风洞调压系统、控制系统、纹影系统及附属配套系统,将风洞的拉瓦尔喷管和稳定段替换成双喷管风洞;将双喷管风洞的试验段密封在常规高超声速吹引式风洞的试验段内,从而实现高超声速湍流混合层的持续稳定流场。   依此方案建成的双喷管风洞设备,经过流场调试试验,形成了长时间、连续稳定的平面超声混合层流场。通过更换喷管组合,实现对流马赫数从低到高连续变化的能力。通过瞬态纹影和长时间纹影监控,获得了实现稳定可压缩混合层流场的控制技术参数和基本流场性质。经过调试后,该设备所形成流场的瞬态纹影图像清晰地显示出混合层中的大尺度相干结构,证明该设备模拟了稳定的平面超声速湍流混合层流场。   本论文研制了一套适用于平面超声速混合层流场的平面激光米氏散射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液体粒子播发系统、片光光路系统和实验暗室等。通过详细调研和论证以及不同喷嘴的雾化试验,设计制造了气液两相流雾化喷嘴,气体和液体流量分别可调。采用与风洞稳定段相似的结构实现了示踪液滴与高压气流的均匀混合。粒子直径和均匀性的监测采用了探头取样、显微观测方法。液体增压装置采用了高压气体增压方式,同时采取了手动控制、流量监控、压力监控、流场反馈等控制方式。该液体粒子播发系统经过调试和反复改进,其性能已完全满足超声速混合层米氏散射实验的需要。   本论文研制平面米氏散射法片光系统主要目的是获得大光场、强度均匀、小厚度的片光,方便实施三维流场观测,并对片光光路进行减震等。本论文采用了由一组柱面镜和球面镜组成的片光生成光路系统和导光臂,可灵活改变片光位置,光路传输损失很小。导光臂和减震支撑系统减小了洞体振动对片光系统的影响。为降低来自试验段的散射光,本论文对实验段各处进行了背景去光处理,通过实验段侧壁贴附低反射纯黑彩纸、入口小宽度光阑、底板安装激光片光透射光收集器、实验段暗室等技术手段,系统去除背景光干扰以获得高信噪比的流场图像。   本论文进行了对流马赫数分别为Mc=0.107和Mc=0.474的平面激光米氏散射显示实验,获得了大量的流场瞬态结构图像。该图像集提供了大样本空间结构数据,为湍流结构系综统计和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瞬态湍流结构图像。混合层中出现的流动结构瞬态空间特征和系综统计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本论文实现的超声速混合层流场和平面激光米氏散射实验系统可以为湍流结构系综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大样本空间结构图像集。   为了获得湍流结构的系综分析需要的平面超声混合层流场长时间、连续脉动信号,本论文建立了热线测量系统,主要包括气源净化系统和二维移测机构。本论文解决了双喷管风洞设备气源净化问题,达到了热线测量对气源净化的基本技术要求,设计和加工了净化系统,实现了过滤后高压气流中最大颗粒小于2μm的技术目标。同时,专门设计了热线探头移动测量机构和探头支撑机构,使探头在混合层流场中能精确定位,可实现移动和重复定位精度为0.625μm。本研究利用热线测量系统测量了对流马赫数分别为Mc=0.107和Mc=0.474的超声速混合层流场,获得了平面超声混合层流场长时间、连续脉动信号,满足了湍流结构的系综分析的需求。实验获得的沿流向平面的全流场复合湍流热线信号,展示了不同跨流向和沿流向位置的湍流结构时间演化的统计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实现的可压缩湍流混合层流场和热线测量系统可以为湍流结构系综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数据集。   本论文所建立的可压缩湍流混合层发生系统、流场显示和流场测量系统获得的高质量大样本数据集,为超声速混合层湍流结构系综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其他文献
电网频率反映了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电力系统频率也是电能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电厂装机容量的增加、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以及电网
涵道风扇飞行器(Ducted Fan Aircraft),因其独特的气动外形布局(涵道包裹螺旋桨的气动布局方案),使得它拥有很多常规飞行器不具有的优势。涵道风扇飞行器既具有垂直起降和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热障涂层的性能表征与评价在工程和学术界都属难点。究其原因,是由于涂层的破坏涉及到基体变形、涂层断裂、界面断裂以及制备缺陷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单因素研究难以对涂层的强
学位
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分岔管路内的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南海陆丰平台上开展了现场试验。内实验方面,建成了两套实验系统。在不同的两相流型、
学位
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8月14日在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讲话中表示,推出创业板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也是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的一项基
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一般生活在细胞外基质所形成的微环境中。细胞与胞外基质微环境的物理相互作用涉及许多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对于细胞的增殖、分化、收缩、迁移和凋亡
从力学角度看,地震孕育过程的物理实质是震源区介质的变形、损伤,最后导致破裂或者失稳的过程。地震是一类典型脆性介质的突发破裂或失稳。很多其他自然灾害,比如滑坡、岩爆等,也
学位
风电作为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风电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风电渗透率的逐渐增大,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调度平衡,甚至是安全运行等问题。经济成熟的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调节的储能特性,与风电场配合组成联合系统,可以提高风电出力的可控性,便于电力系统调度,减小风电弃风量。论文针对风电-抽水蓄能联合日优化运行调度进行了分析、建模和求解,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总结了现
矿产资源枯竭、水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以及生态退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生态热力学的佣分析方法为计算不同的资源投入、环境影响以及社会贡献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