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敏变色材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za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重点研究把可逆热敏变色微胶囊使用在纺织品上,在材料选择上,选择结晶紫内酯(CVL)、双酚A(2,2-双酚基丙烷)、十四醇(C28H6002)的复合物为可逆热敏变色微胶囊的芯,通过三者之间的配比找到和人体相近的变色温度,其温度大概在35-36℃。三者的最佳比例是m(CVL) : m(2,2-双酚基丙烷):m(C28H60O2)=1:4 : 50,三者的最佳配比得到的是颜色变化很迅速,颜色变化效果很突出,颜色变化温度符合实验要求。选用尿素-甲醛缩聚合成的脲醛树脂的预聚物为可逆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壁,预聚物的摩尔比例为n(尿素):n(甲醛)=2:3,在PH是8.5,保持温度在75℃不变,反应时间是一小时,然后冷却到25℃再反应一小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确定研制的可逆热敏变色材料最优的工艺条件是当壁芯比为7:2,反应PH值是4,缩聚温度是40℃,缩聚时间是50分钟,包覆率是68%。由上述得知,对于不一样的方案条件下得到的可逆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具有很好的了解,知道不同的因素比如芯壳比、缩聚温度、缩聚时间、PH等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最优方案下生成的可逆热敏变色微胶囊采用后整理的方式应用到纺织品上。
其他文献
对牡蛎蛋白的研制进行了研究。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得到的酶解液的可溶性总氮的含量为1.04%,对牡蛎水解液进行真空浓缩,分析不同的温度、真空度、时间影响牡蛎蛋白水解液的浓
针对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知识讲授主导课堂"的现象,探索基于MOOC的三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线上、线下、线上"手段,完成知识"传授、内化
微信以其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正成为受大众欢迎的网络通讯软件,它的出现也为移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为学习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建立与深度交互提供了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性程度不高、学生竞争意识淡漠等问题,文章提出立足于市场需求,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土地是植物生命之源。人们生活所需的食物来自于土地供给。人类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裕,辛勤地在土地上耕耘。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对于土地的疯狂掠夺,从
中国现代文学初创阶段,文坛的先驱者自觉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文艺的观念和方法,西方的现代文艺思潮和技法纷纷传人中国。厨川白村就是在这样的潮流中成为影响中国现代文坛的
普洱茶根据不同来源分为古树茶和台地茶。古树茶被认为是一种有别于台地茶的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品质。本研究为探讨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对普洱茶不同来源判别的有效性,找寻表征
本文从城建档案查阅利用现状出发,并结合绵阳市城建档案馆工作实际,分析了影响城建档案利用工作效率的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从人员、技术以及对外宣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城建档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设想了城建档案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看法,以期能更好的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混凝土性能劣化导致的耐久性问题给全球各个国家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从混凝土的宏观和微观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期预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