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的历史,人民翻了身,激发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对于未来充满信心。但是,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人民期盼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指引国家发展的使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需要使人民清楚。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政策,方针传播出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播,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建国初期的政治传播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清楚政治传播的内容、掌握政治传播的途径以及了解政治传播的效果,以使丰富和完善建国初期的历史起到有益的作用。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局势变化多端,国际国内各种思潮相继出现,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加大政治传播力度,有效抵制各种不良的思想因素,树立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建国初期进行研究,对当前政治传播的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建国初期政治传播的目的在于党和政府要重塑政治权威,加强对执政党的信任,使人民认同党和政府的领导;整合意识形态,清楚封建主义的影响以及资产阶级意识的危害,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同时开展政治动员,改变人民长期的政治冷漠,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调动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党和政府要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那么,路线方针、政策也需要向人民传到,以使人民知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国初期的文化同样面临各种旧有文化共存的局面,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要同样改变文化混乱的局面,传播社会主义新文化,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传播的途径是信息能够有效传达的通道,工作队起到上传下达能够贴近人民、会议文件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不至于失真、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报纸种类多,广播更是传播的时效快、范围广;其他方式(政治标语、榜样示范、符号传播、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对建国初期的政治传播具有辅助功能。经过党和政府的有效政治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得到确立,人民认同了党和政府的领导,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