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欣赏绘画可以影响情绪的理论在古今中外书籍中早有记载,但是国内外关于绘画欣赏的实证研究数量寥寥,而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实验材料的更是匮乏。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色调与主题的绘画作品诱发观赏者主观情绪评分与心率、血容量脉冲、皮肤电导、呼吸频率的生理反应变化,挖掘其是否具有规律性差异,探索不同色调与主题的绘画作品对观赏者自主神经生理影响的实际效应,为丰富本土艺术心理学与中国绘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计算机检索维普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8)、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1989—2018)、PubMed外文数据库(1991-2018)、Medline外文数据库(2000-2017)等数据库及相关官方网站,利用“艺术治疗”、“绘画治疗”、“绘画审美治疗”、“审美体验”、“赏画”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收集艺术治疗的心理效应与绘画作品研究有关的文献。通过文献检索及其对文献进行的循证分析,了解国内外关于绘画观赏心理效应的现状。(2)实验研究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在广州某医科大学招募大学生共126名作为实验对象,采取被试内实验设计,EPrime软件设计实验程序并呈现刺激,生理多导记录仪对被试基线阶段、观赏画作阶段的生理指标进行同步记录。(3)统计分析法:收集实验过程中生理指标和主观情绪评价表评分数据,利用SPSS 25.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描述性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两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青色调风景国画使被试感受到愉悦与放松,皮肤电水平下降,心率降低,呼吸频率下降(P<0.05)。(2)赤色调风景国画主要使被试感到惊奇,皮肤电水平上升,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升高(P<0.05)。(3)黄色调风景国画使被试感受到平静与快乐,呼吸频率下降(P<0.05)。(4)白色调风景国画使被试感到幽静与悲伤,但未引起生理指标的显著变化(P>0.05)。(5)黑色调风景国画使被试感到悲伤与恐惧,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升高(P<0.05)。(6)男女性别与观赏风景国画的心率变化均呈负相关关系,女性被试观赏青、赤、白色调风景国画的心率变化比男性小(P<0.05)。(7)观赏风景主题画作时,中国水墨画和油画均能诱发被试皮肤电水平下降,心率减慢,呼吸频率下降,血容量脉冲变化增大,被试显著感到平静与放松(P<0.05)。(8)观赏植物主题画作时,中国水墨画能诱发被试皮肤电水平下降,心率下降,呼吸频率下降,血容量脉冲变化增大(P<0.05);油画能诱发被试皮肤电水平下降,心率下降,呼吸频率下降,血容量脉冲变化增大(P<0.05)。(9)观赏动物主题画作时,中国水墨画能诱发被试皮肤电水平上升,心率加快,呼吸频率上升(P<0.05);油画能诱发被试皮肤电水平升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血容量脉冲变化增大(P<0.05)。(10)观赏人物主题画作时,中国水墨画可诱发被试皮肤电水平上升,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变快,血容量脉冲变化增大(P<0.05);油画可诱发被试皮肤电水平上升,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血容量脉冲变化变大(P<0.05)。(11)不同主题的油画与中国水墨画两种画作类型所诱发被试的生理指标变化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综合实验一发现不同色调绘画作品能诱发被试不同的生理心理反应:即青色调绘画作品能引起被试副交感神经兴奋并感受到愉悦与放松;赤色调绘画作品可引起被试交感神经兴奋并感到惊奇;黄色调绘画作品主要诱发被试平静与快乐情绪;白色调绘画作品主要诱发被试幽静与悲伤情绪;黑色调绘画作品可引起被试交感神经兴奋并感到悲伤与恐惧。实验结果提示,中医关于不同色调对人具有不同的感知刺激效应和可以引发不同的心身反应的五色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建立以中医五色理论为基础的中国艺术治疗提供了实验证据。(2)综合实验二发现不同主题的绘画作品能诱发被试不同的生理心理反应:观赏风景主题绘画作品能引起被试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交感神经兴奋;观赏植物主题绘画作品能引起被试副交感神经兴奋;观赏动物主题绘画作品可引起被试交感神经兴奋;观赏人物主题绘画作品可引起被试交感神经兴奋;观赏不同主题的油画与中国画两种画作类型对诱发被试的生理指标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提示,中国传统山水画关于观赏使望者息心,览者动色的理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为建立以中国山水理论为基础的中国画艺术治疗提供了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