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以国发[2012]28号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核心,成为决定国际分工地位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条件。创业投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动机和助推器,是提高自助创新能力的一项关键措施,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国内掀起了创业投资的热潮,相关理论研究源源不断,其中,创业投资的不均衡发展规律,表现出集聚性特征,仍然是值得深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运用金融学、统计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可量化的指标进行测算,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理论进行具体论述,找出现阶段学者对于区域集聚现象以及形成机理的多方面探讨,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范式:空间临近性理论、环境支撑理论以及共生理论;其次,重点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投资区域集聚情况,以及我国创业投资总体情况及区域集中地区,对比分析得出二者在资本来源、国家政策、金融体系、投向行业及区域模式五方面的不同;最后,依据前文的理论论述,找出影响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的主要因素作为自变量,并结合区位熵的概念构建衡量我国创业投资区域集聚程度的度量指标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元回归线性模型。本文的实证分析包含两个方面:先以我国各省市创业投资的4个典型特征值为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我国27个省市的创业投资水平分为三类:发达区域、中等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再根据前文构建的多元回归计量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区域雄厚的高技术企业基础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高技术人才集聚地区能够吸引创业资本的流入;金融发达程度与创业投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政府支持对于创业投资的区域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若干建议: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创业投资需求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的积累,提升区域对创业投资的吸引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创业投资资金来源以及增加政府科技投入,改善地区科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