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各种新问题接连不断的突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同领域的不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仅赖于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制定,更有赖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正所谓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由此可见政策执行的重要性。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诸多环节和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任何一个要素不合理或不协调都会妨碍到公共政策实施全过程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这就给政策执行偏差的出现留下了空间。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政策方案、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执行主体等,政策执行主体还包括执行组织和执行人员,本文从政策执行人员角度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出现的原因及矫正研究。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政策执行研究综述,可能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整理了公共政策执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和危害。第四部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入手,探讨因政策执行人员的自身问题导致的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出现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矫正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