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盛会,20世界80年代末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蒙古族“那达慕”首次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壮大民族自有品牌”的背景下,探讨我国蒙古族那达慕文化的传承以及实现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仅要深度挖掘那达慕文化的精髓,更要广泛的弘扬那达慕的运动精神。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古族人口众多,至今一直保留着蒙古族的语言、文字、符号、习俗等。因此,蒙古族成为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路径是很好范本。十二五规划以来“那达慕”发展速度较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为我国文化外交和树立民族形象的良好契机。本文以“那达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那达慕的起源、文化、历史、内容、存在问题,探讨那达慕文化在学校文化传承的路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那达慕大会的举办的城市、举办形式、主要项目、运动精神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那达慕文化在学校传承出现:1)出现“避蒙趋汉”的现象;2)中小学生对那达慕文化的关注度日趋降低;3)应试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冲击;4)拇指文化对学生参那达慕文化的影响;5)那达慕的开展对气候环境的依赖度较高。根据那达慕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进一步得出那达慕文化在学校传承的路径:1)那达慕文化应融入学校文化建设;2)那达慕文化应融入学校课程建设;3)那达慕文化应融入学校课余活动;4)学校与社会互动交流传承发展那达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