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散光的精确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z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矫正近视散光,探讨SMILE手术实际切削透镜厚度和预计切削透镜厚度之间的差异,探讨SMILE手术矫正散光的精确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1.本研究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近视中心行SMILE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34人67眼纳入研究。2.根据散光度数大小将其分为2组:低度散光组:散光度≤-1.00D,53眼;高度散光组:散光度>-1.00D,14眼;3.随访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4.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测量: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Cirrus眼前节分析系统的Pachymetry模式。实际切削中央角膜厚度为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减去术后中央角膜厚度,预计切削中央角膜厚度即为手术设备中给出的透镜的厚度,中央角膜切削差异为实际切削中央角膜厚度减去预计切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1.术后6个月,低度散光组和高度散光组术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9,P<0.05)。低度散光组只有1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未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丢失一行,其余眼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高度散光组所有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度散光组:84.75%术后裸眼视力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高度散光组:78.57%术后裸眼视力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术后6个月,低度散光组残余散光:-0.085±0.557D,高度散光组残余散光:-0.196±0.827D,2组患者术后残余散光比较差异没有统计意义(t=0.510,P=0.617)。3.术后6个月,低度散光组实际切削中央角膜厚度(actual ablation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A-CCT)为93.190±22.015μm,手术预计切削中央角膜厚度(predicted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P-CCT)为110.080±22.165μm,A-CCT与P-C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32,P<0.05)。高度散光组A-CCT为102.000±18.115μm,P-CCT为120.930±17.013μm,A-CCT与P-C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482,P<0.05)。4.术后6个月,低度散光组实际切削中央角膜厚度与预计切削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16.890±5.790μm,高度散光组实际切削中央角膜厚度与预计切削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18.930±4.891μm,2组患者切削误差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t=1.209,P=0.231)。结论:SMILE手术矫正近视散光时,实际切削中央角膜厚度比预估切削中央角膜厚度少,说明SMILE手术的安全性好,但是手术存在欠矫的可能,术前手术量的计算需要适当等效球镜附加,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其他文献
在西方学术界发现的各种股市“异象”中,动量和反转的影响最为深远、广泛,不同于某些“异象”公布后,套利行为导致“异象”弱化,甚至某些“异象”本身就是统计偏差、数据挖掘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掀起了小型学校(即减小学校规模)运动。不少的教育研究表明小型学校有大型学校无可替代的优势:如,亲密的氛围、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教师之间的合作
主要介绍了几种同位素五参数测井异常曲线的特征和处理方法,并结合一些异常曲线的实例,分析了产生这些曲线的地质及井下工具的根本原因,进一步阐明了同位素五参数组合测井资
<正>从发展性地理学习评价的本身的出发点看,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地理课程培养目标构成了发展性地理学习评价制定的依据。发展性地理学习评价的目标、
<正>陪诊是老干部保健工作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老干部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因此,作为干休所卫生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强化服务意识,在老干
高温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能质提升技术,是可以满足实现清洁能源供暖和工业节能的技术之一,在此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热泵技术及应用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研究。其创新研究的目
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可生化性低、成分复杂和毒性高等特性,使得生物法在该类废水中的直接应用比较困难。为实现该类废水的有效处理,需采用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提高难降解有机
伴随保障能力是部队卫勤综合保障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探讨了我军部队卫生伴随保障能力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构建相关的能力指标体系、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火线卫生救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6-2012-04我院胸外科收治1 630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及术后病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