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贷款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近年来,由于外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对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有效的利用外资,减少外资引进中对我国金融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成为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利用外资特点出发,研究了利用外资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利用外资;借用外资及对外证券融资,从宏观上分析其对金融安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给我国造成的消极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比如:加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和结构上的不稳定性;存在对外债务集中清偿的压力;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且来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在较大程度上对我国的宏观金融安全构成了威胁。论文对利用外资与我国金融行业安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投资趋势和主要特点,及我国金融行业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影响。依据分析,论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对金融安全态势的检测和预警及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基本对策,包括:第一,增强金融安全意识,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具体指强化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强化外债管理,加强外汇储备管理等;第二,加快国内金融机构改革,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金融行业竞争力;第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四,完善金融立法,整顿金融秩序,并提出了金融安全态势的监测与预警模型的建立,给全面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对策。在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基本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建设和改革步伐,必须实行渐进的金融开放,积极而稳步地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良好可靠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从而更积极、更有效的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为高效利用外资、全面建设祖国提供可靠而又良好的金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