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味小说自20世纪20年代老舍开创以来延续至今,从创作题材、人物形象、语言到创作手法等都处在变化与发展之中,许多研究者认为在这些变化中原始的“京味”也随之改变了。但我们之所以能将这些时代跨越久远的小说归入京味的范畴,说明它们在变化中还是保留着京味小说最原始的东西。本文以老舍的京味小说及邓友梅等第二代京味小说创作为大背景,通过对现代以来京味小说发展脉络的认真分析与细致梳理,研究90年代以来京味小说对现代京味小说的继承及发展,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京味小说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及其所产生的文学史意义及价值。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绪言部分主要对京味小说的产生发展及研究概况做简单的概括梳理,在此过程中,辨析“京味”小说的核心内涵,阐明当代京味小说的研究价值。第一章分为三节主要探讨京味小说的“京”,即在京味小说中北京城特有的故都气质及随历史变迁而产生的改变,在现代化都市的外衣下挖掘它内在的气质。主要包括它的城乡结合性、皇城政治性及在京味小说家亲身经历与想象结合中北京城的特色。第二章分四小节来论述京味的“味”,即最能体现京味小说特点的方面,这种“味”主要体现在北京人的心态及他们的独特气质,古老的北京味在改变中得到了传承。第三章分为三小节,主要探讨京味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从老舍的老北京小市民到王朔的顽主,他们的思想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为京味小说开拓了更广泛的书写空间。第四章主要论述京味小说的外在表现形式,分为幽默的北京方言及讲故事的叙述模式两个小节,意在展现外在形式改变下京味小说不变的幽默及古典气质。结语部分主要对京味小说在历史变迁中的改变与留存加以总结,认为在改变中蕴育着京味小说的独特性及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