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锗硫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组装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锗硫属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质,它们不仅在离子交换、溶剂诱导变色、催化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非线性光学,半导体、光电导体等光电性能方面也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因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锗硫属化合物的基本构筑单元是四面体(MQ4),其可以通过共用顶点或共用边的形式形成不同结构阴离子骨架,其中常见的是二聚体Ge2Q64-和四聚体Ge4Q104-两种,后者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可得到介孔硫化物,对应的平衡阳离子常常为质子化有机胺、季胺盐等。为了丰富其结构和性质,最近研究人员开始重视将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引入其结构中。金属钒和铜的化合物因其灵活的配位方式和变化多样的化合价在传感器、能量存储和催化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本文将V和Cu作为过渡金属分别引入锗硫属化合物体系中得到了具有新颖结构的超分子簇合物和微孔聚合物,并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将金属钒(V)引入到锗硫簇的结构中,在一定温度下得到了两种目标产物{[V(en)2]2O}Ge2S6(1)(en=ethylenediamine)和[VO(dap)2]2Ge2S6·dap(2)(dap=1,2-diaminopropane)。实验过程中除了选用不同的胺配体外,化合物1和化合物2采用了相同的溶剂热条件。研究发现:(1)尽管反应条件类似,最后所得两种产物完全不同,化合物1为常见1D结构,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具有独特的超分子六角形纳米管的特征。(2)不同的硫-胺体系的还原能力不同。在强的还原乙二胺体系中V(V)被还原到V(III),但在1,2-丙二胺弱还原体系却被还原为V(IV)。这是一个预料之外的结果:化合物1与2的价态和超分子结构的不同仅仅是因为胺类中一个分支上的甲基造成的。二、将金属铜(Cu)和硫代钼酸根(MoS42-)或硫代钨酸根(WS42-)引入到锗硫簇的结构中,在一定温度下得到了两种目标产物[(CH3)4N]4[(Ge4S10)Cu4Mo2S8]·2DMF(3)和[(CH3)4N]4[(Ge4S10)Cu4W2O8]·2DMF(4)。化合物3是由[Ge4S10]4–簇和无机线型[S–Cu–Mo S4–Cu–S]柱状物组成。其基本特征为(44)2D阴离子框架结构,两个穿插的2-D网状结构构成了一个不常见的3D无机MOF材料,这个结构具有沿c轴方向的通道。化合物3具有一定的Cs+交换能力和一定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研究重点逐渐由合成新颖结构,设计调控合成向如何应用转移。目前配位聚合物的应用集中表现在吸附、催化、光、电、磁等各个方面。电学性质的研究内容非
全球物联网的发展给传感器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发展也正在提速。新型敏感材料是传感器的技术基础,材料技术研发是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和技术升级的重要
稻谷壳和甘蔗渣是农产品的废弃物,我国拥有丰富资源。稻谷壳和甘蔗渣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其中包括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有效成分阿魏酸,如将其深度开发,价值大幅
我国有丰富的镁资源,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重要用途。本文着眼于我省特有的丰富的苦卤资源和我国广泛存在的优良的天然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用以合成有着重要价值的结晶氢
甾体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本论文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甾体药物研究发展概况,氮杂甾体药物的发展以及微生物转化在甾体药物开发中的应
学位
含有共轭烯炔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这种共轭烯炔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以及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之中。在其合成方法中,过渡金属钯催化的端炔二聚反应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方式。对于这类反应一般认为的反应机理为:首先,端炔的C_(sp)-H键氧化加成到Pd(0)活性中心,得到中间体Pd(II)-H物种。接下来,另一分子端炔与之配位,然后经过Hydropallada
银原子有着丰富的配位模式,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含氧酸银盐与配体反应可以得到多种结构性质各异的银氧簇化合物。它们在生物医药、有机发光材料以及光催化领域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通过P-N混合配体N,N-二(二苯基膦甲基)-3-氨基吡啶(3-bdppmapy)与含氧酸银盐反应得到了七种银氧簇化合物。研究了3-bdppmapy,化合物6和7催化光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主要内容如下:1
自分类是物种相互识别并选择性组装的过程。在超分子化学体系中,氢键、金属配位、几何形状以及手性等识别作用,都可以实现分子的自分类。目前文献报道的高分子自分类研究仅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