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在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由此,加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对促进现代畜牧业绿色转型和确保国家畜产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国家环境政策日益趋紧、公众绿色意识日益增强的现实背景下,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一方面,政府监督、激励养殖户行为的各种环境规制措施,会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社会规范作为一种“软约束”,同样会调整规模养殖户的生产意愿和行为决策。事实上,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往往同时存在于农村社会,厘清和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及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为畜禽养殖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了环境规制或社会规范的某一指标对规模养殖户相关行为的作用与影响,且鲜有学者剥离和剖析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强度以及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个人幸福感效应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分析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那么,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畜禽养殖清洁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究竟如何?对规模养殖户不同类型清洁生产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如何?不同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强度下,规模养殖户不同类型清洁生产行为的家庭经济水平和幸福感心理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有利于系统地深入了解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行为的关键因子,从而为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发展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鉴于畜禽清洁养殖环节较多和按照有限目标的原则,本研究以生猪规模养殖户为研究对象,瞄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末端利用这一重要环节,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9市(区)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样本区畜禽养殖的发展现状和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现实情形,构建了环境规制、社会规范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运用多种数理模型与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生猪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粪污清洁处理行为水平(包括实际行为和行为强度)以及粪污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各部分的章节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2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介绍研究内容,构建研究理论。第二部分(第3、4章)主要介绍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趋势,分析样本区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广和养殖户参与现状,构建并测度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细分指标。第三部分(第5、6、7章)为实证分析章节。该部分利用湖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生猪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粪污清洁处理行为水平(包括实际行为和行为强度)以及粪污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特征规模养殖户组间影响差异。第四部分(第8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大多数规模养殖户愿意采用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制饲料和种养结合技术;实际将畜禽粪污直接还田、制沼气处理的规模养殖户较多,而将粪污制有机肥、制饲料、制培养基、出售卖钱处理的规模养殖户较少;部分规模养殖户的清洁生产行为强度有待提高。当前样本区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政策约束较弱,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规模养殖户对清洁生产的认知较低且实际参与有限,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社会约束不足。(2)样本区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的整体水平较高。细分指标中,监督型环境规制水平高于激励型环境规制水平,社会责任规范水平高于个人道德规范、公众认可规范和群体行为规范。与不愿意采用的规模养殖户相比,愿意采用粪污制有机肥、制沼气、制饲料、种养结合技术规模养殖户的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水平均较高。规模养殖户粪污清洁处理行为强度越大,其监督型环境规制、个人道德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和公众认可规范水平均越高。(3)通过对细分指标的分析发现,激励型环境规制、社会责任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制饲料和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用意愿;监督型环境规制仅显著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饲料采用意愿;个人道德规范对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和种养结合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众认可规范和群体行为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有机肥、制饲料的采用意愿,且公众认可规范还显著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用意愿。环境规制各指标、社会规范各指标对不同特征规模养殖户四类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4)规模养殖户对粪污丢弃、直接还田、制沼气等七类处理方式的行为选择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且七类粪污处理行为选择受环境规制各指标、社会规范各指标的影响不一。规模养殖户粪污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著受激励型环境规制、监督型环境规制、群体行为规范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高教育水平组不受影响,低教育水平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著受监督型环境规制的正向影响;区别于低风险组不受影响,高风险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著受个人道德规范的正向影响;相较于小规模组不受影响,群体行为规范显著正向影响中大规模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但与中大规模组相比,小规模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受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影响更甚。(5)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并不显著影响规模养殖户高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但均显著正向影响其幸福感心理水平。在考虑环境规制、社会规范条件下,粪污高清洁处理规模养殖户若对粪污低清洁处理,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和个人主观幸福感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之则反。分组估计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强度越小,规模养殖户粪污高清洁处理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幸福感效应均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宣传力度,完善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机制,提高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认知水平和清洁生产能力;应根据规模养殖户个体、家庭和养殖特征差异,制定并实施恰当的激励型或监督型环境规制政策,以提高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经济和幸福感水平;应积极搭建社会舆论监督平台和清洁生产示范平台,增强他人在言行方面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软约束;应加强对规模养殖户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感的培育,充分发挥社会责任规范和个人道德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