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氰化物是剧毒化合物,既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又是重要的军用毒剂。失血性休克是战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失血性休克合并化学毒剂中毒在化学毒剂复合伤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国内外尚无系统研究的公开报道,也未见成熟的救治方案。目的:利用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初步探讨氰化钠与失血性休克这两种致伤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特点,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氧化应激在其中的作用。为最终研制适合于化学毒剂复合伤的救治方案,提高化学毒剂复合伤的救治水平奠定基础。方法:建立氰化钠中毒复合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创伤失血及失血性休克条件下氰化钠的毒性作用特点,观察心电、血压、心肌酶谱、血气等心血管功能变化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和活性氧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采用Western-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失血复合中毒后氰化钠LD50明显降低;Q-T间期明显延长,心肌酶学指标显著升高;血液pH值、PaO2、HCO3-降低明显,PaCO2显著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MDA、ROS、NO含量显著上升,iNOS活力明显增强,复合致伤组与单纯休克以及单纯中毒组有明显差异;iNOS表达增加显著;4-DMAP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创伤失血及失血性休克条件下,氰化钠毒性明显增加;心肌复极过程紊乱,心肌酶含量显著增加,提示心肌细胞损伤。血液pH值降低,呼吸功能改变明显。兔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兔血清的iNOS活力明显增强,NO含量明显增高,可能是导致后期心血管严重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氰化钠与失血性休克可能通过相同的作用机制,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呼吸功能的紊乱,影响氧化应激水平,对机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4-DMAP可部分对抗NaCN的中毒作用,氨基胍可有效干预iNOS对心脏的影响,二者联合作用可有效治疗氰化钠中毒与失血性休克的复合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