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虫生真菌,能够寄生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可用于温室及田间防治农业害虫。本文对蜡蚧轮枝菌的(V3450、Vp28、Vl6063)3个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处理,并对发酵培养基做出筛选,测定了菌株的杀虫活性,探究性的进行了蜡蚧轮枝菌新剂型的研究。蜡蚧轮枝菌3个菌株在室内紫外线(功率20w、波长253.7nm、照射距离为60cm)分别照射0.5、1、2、3、4、5、6min,结果表明孢子的萌发率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照射2min时正突变率最高,V3450、Vp28、Vl6063分别为12.5%、11.88%、19.57%。对照射处理获得的正突变菌株进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孢量比较试验,诱变菌株以紫外照射2min最佳。获得的3个诱变菌株经16代转接培养后性状仍稳定,诱变菌株在室外紫外光下分生孢子的萌发率高于出发菌株,表明诱变菌株抗紫外线能力增强,遗传稳定。在5个(120:1、60:1、30:1、20:1、10:1)C、N摩尔比中,蜡蚧轮枝菌的产孢量在20:1时最高。在6种碳源(葡萄糖、蔗糖、乳糖、淀粉、白砂糖、马铃薯)中,马铃薯培养基的孢子产量最高,马铃薯浓度的比较试验中,24%浓度为最佳。6种氮源(黄豆粉、尿素、硝酸钠、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浸膏)中,牛肉浸膏的孢子产量最高,黄豆粉次之,从价格因素考虑,以黄豆粉为氮源。黄豆粉在浓度为3.5%时孢子产量最高。对马铃薯、黄豆粉不同的浓度组合比较选择,孢子产量最大的马铃薯、黄豆粉的浓度分别为21%、4%。液体培养基瓶装量(50/250、100/250、150/250mL/mL)以50mL/250mL孢子产量最大,接种量(1%、5%、10%)以10%孢子产量最大。蜡蚧轮枝菌3个菌株杀虫活性的测定中,茶蚜的死亡率随菌株孢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对死亡率在第4、6d最高,Vl6063对茶蚜的毒杀作用最好,LC50为2.51×107孢子/mL,LT50为2.23d。朱砂叶螨卵的孵化率随孢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Vl6063对朱砂叶螨卵孵化率的抑制作用最好,LC50为3.16×107孢子/mL。柑橘全爪螨死亡率随菌株孢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对死亡率在第4d最高,Vp28的毒杀作用最好,LC50为8.51×105孢子/mL。蜡蚧轮枝菌无纺布菌条的制作,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适量的Zn2+、Cu2+、Mo2+、烟酸均可以促进蜡蚧轮枝菌产孢量的增加;同时添加Zn2+、Cu2+、Mo2+、烟酸,孢子产量为7.81×108孢子/cm2,远高于其它处理,Zn2+、Cu2+、Mo2+、烟酸表现出协同作用。培养基按1:3的种子液:培养基接种时,无纺布菌条产孢量最高为1.17×108孢子/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