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传统上一直囿于修辞领域。隐喻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的装饰,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隐喻的研究就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范畴,并在70年代进入多学科的研究阶段。尤其是Lakoff等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研究,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天地。在研究者看来,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说明或理解某一事物(Lakoff & Johnson, 1980: 5)。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以往多侧重于文学的角度,特别是从修辞和意象等方面加以探讨,而较少从认知的角度对古汉语诗进行分析。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国内可引用的范例较少。本文尝试运用近年来对隐喻研究的成果,主要是Lakoff等学者的认知理论,特别是从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的角度,以古汉语诗歌中隐喻为研究对象,来探索隐喻在古汉语诗歌中的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强调人们在思考时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这和古诗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某种天然的契合。然而意象图式并非具体的形象,而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本文尝试把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运用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分析和鉴赏中,来探究古汉语诗歌中意象图式的作用及其与古汉语诗歌的关系,以检验认知意象图式理论在实践中的操作性和应用性。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简介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及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一章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古汉语诗歌的传统研究和认知研究,以及认知隐喻理论。第二章主要介绍隐喻与诗歌的关系,隐喻的定义以及四种分类方法。第三章则主要讨论古汉语诗歌的特征以及古汉语诗歌中意象图式分析。这一章结合古汉语诗歌实例,详细分析前后图式、上下图式、线性图式以及这些图式在诗歌中的混合使用。最后则为本论文的结论部分。
其他文献
我国已加入WTO,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市场企业的竞争中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作为山西省的龙头企业,对全省经济的增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提出电子商务网站面临着安全技术、信用、法律、物流等几个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网上可以解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等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
在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标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正与日俱增,无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利的竞争手段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别和表彰的符号,商标绝
劳动者竞业限制是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系解除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负有不为竞争性营业行为的义务。劳动者竞业限制制度的目标是保护用人单位的
随着现代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设备不断增加,传统的点对点布线已远不能满足汽车愈加复杂的控制系统。本课题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传感测控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为解决
无人机低空航摄系统以其作业灵活高效、数据成果丰富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本文综述了无人机航摄系统硬件性能发展现状、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
从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规模、政府适度规模的相关概念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政府组织具有天然的不断扩张的倾向,当政府规模不断地扩张到超出了社会需求时,必将与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即行
"味"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代诗味理论进行梳理后认为:古人"以味说诗"的理论已经上升到了诗美的极致,历代古文论家
中国开放式基金自2001年推出以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已成为股票市场上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研究开放式基金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和显
我国是世界核桃第一生产大国,2005年总产量达到42万吨。但由于我国核桃的品种化程度低,资源和育种研究相对滞后,核桃果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还没有真正成为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