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促进政府自身运作方式的改革,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效率;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格局,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在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处于刚刚起步探索阶段,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整体发展,影响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和项目财政资金效益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管理进行相应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预算管理改进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先从理论分析入手,阐述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预算管理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基础内容,首先从理论层面为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建立理论指导。然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取武陵源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预算管理为具体研究案例,阐述其财政预算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最后结合武陵源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预算管理的情况,揭示武陵源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在施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到位率不高、缺乏有效绩效评价等问题;并联系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尝试给出合理的解答,最终提出实施精细化预算编制、强化刚性预算执行和强化绩效评价管理的改进建议,并设置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