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5个省市10个不同地区的甘薯茎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并对其ITS区域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设计了我国甘薯茎线虫的特异引物。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本实验结果表明:我国甘薯茎线虫的形态测量值和主要形态特征与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基本一致。 用通用引物rDNA1/rDNA2扩增北京大兴、河北卢龙、河北抚宁、河北易县、河北滦县、河北滦南、山东平阴、安徽泗县等8个甘薯茎线虫群体(Ⅰ型甘薯茎线虫)和食菌茎线虫(D. myceliophagus)的ITS区域均产生了约900bp的片段,而山东沂水、江苏铜山等2个地区的甘薯茎线虫群体(Ⅱ型甘薯茎线虫)扩增出约1200bp的片段。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DNA-ITS-RFLP分析,结果显示:食菌茎线虫同我国的甘薯茎线虫差异很大;我国的8个甘薯茎线虫群体(北京大兴、河北卢龙、河北抚宁、河北易县、河北滦县、河北滦南、山东平阴、安徽泗县)均产生了相同的酶切谱带,同时山东沂水、江苏铜山甘薯茎线虫群体的酶切图谱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经AluI、RsaI酶切可以区分山东沂水和江苏铜山的线虫群体。将本研究的结果同Wendt et al.(1993)的酶切结果比较发现:山东沂水、江苏铜山同其比较相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用引物TW81/AB28扩增我国的甘薯茎线虫并测序,其中8个甘薯茎线虫群体(北京大兴、河北卢龙、河北抚宁、河北易县、河北滦县、河北滦南、山东平阴、安徽泗县)扩增序列长度基本为727bp;山东沂水群体序列长度为915bp,江苏铜山群体序列长度为914bp。8个甘薯茎线虫群体之间相似性高达98.9%;其序列中缺少的188bp位于山东沂水和江苏铜山群体序列的第126-314位,正好处于其ITS1区域,其余的序列基本一致,只有10个碱基的差别。山东沂水群体的ITS1序列与GenBank中的腐烂茎线虫(AF363110)的ITS1相似性高达96.8%;江苏铜山群体与其相似性为92.1%。 本实验对我国的两类甘薯茎线虫各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Ⅰ型甘薯茎线虫特异引物为SSdx3和SSdx5。特异扩增片段为479bp;Ⅱ型甘薯茎线虫特异引物SSsj,和一个通用引物AB28共同扩增,特异扩增片段为623bp。并用双重PCR技术对11个茎线虫种群扩增检测,证实该引物是成功和可靠的。该引物为我国首例甘薯茎线虫特异引物。 本文对我国甘薯茎线虫群体的种类鉴定做了一定的研究,为我国甘薯茎线虫快速、准确的鉴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