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8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1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患病年龄,术前CA125水平、腹水情况、手术满意程度,术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对铂类是否敏感这些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初治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系统免疫炎性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及D-二聚体含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并以此分为高、低值两组,分析两组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统计学分析11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含量,绘制ROC曲线,得出临界值分别为2.72、215.96、3.67、1075.16、1.40,并以此分为高、低值两组。2.对高低两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NLR与患者有无腹水、病理分期、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铂类是否敏感均有关(均P<0.05)。PLR与患者有无腹水、病理分期、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铂类敏感有关(均P<0.05)。LMR与患者病理类型、术后残余病灶大小有关(均P<0.05)。SII与患者有无腹水、术后残余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铂类是否敏感有关(均P<0.05)。D-二聚体与患者术前CA125水平、有无腹水、病理分期、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病理类型有关(均P<0.05)。3.在预后分析中显示高NLR、PLR、SII、D-二聚体和低LMR组的PFS和O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高NLR、PLR、SII及D-二聚体和低LMR是影响患者术后PFS和OS的危险因素(P<0.05),而与术前患病年龄、CA125、腹水情况;术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情况、减瘤术是否理想及对铂类化疗是否敏感无关(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高D-二聚体是影响术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低LMR和高D-二聚体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中高NLR、PLR、SII、D-二聚体及低LMR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其中高D-二聚体和低LM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D-二聚体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至2017年间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近些年行手术治疗的EC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2008-2012年与2013-2015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EC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评估不同手术途径对EC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术后2年内复发的ⅠA期EC患者的特点,总结影响EC患者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管理模式下全机器人对比全3D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手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收治的胃癌患者的相关信息,共纳入298例在ERAS模式下行全机器人或全3D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患
目的:探讨对于Siewert Ⅱ、Ⅲ型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及手术前间隔期给予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新辅助放化疗不良反应、近期疗效的影响,为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的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NCT01962246),所有患者均为Siewert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情况下核磁(MRI)、血清CA125及核磁联合血清CA125对其术前分期(包括对肌层侵犯、宫颈间质受侵、宫旁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准确率、特异性及灵敏性对比,以了解核磁及核磁联合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0日于河北
目的:利用Meta分析研究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生存获益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谷歌学术、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自1980年1月至2021年1月所有关于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上皮性
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1(Th1)和辅助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与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为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治及监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门诊的136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女性,24例HPV阴性且宫颈组织活检病理正常的女性。根据组织病理
目的:运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高频突变基因及易感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卵巢癌治疗新靶点,进行卵巢癌临床精准治疗。方法:本研究卵巢癌组织标本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共筛选了15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在新鲜手术组织中提取DNA后,运用Agilent液相芯片捕获系统全外捕获,建库,库检合格后在Illumina His
目的:探讨肥胖(Obesity)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 noma,PTC)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了198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Benign Thyroid Nodule,BTN)组(n=7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n=126)。再根据淋巴结转移特征将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不伴淋巴结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在术前全腹CT评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否基础上,通过对比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腹膜后淋巴结不同处理方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围术期相关指标及生存结局,探讨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为晚期卵巢癌初始治疗手术方案中淋巴结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