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传输时延的分析与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和Internet的结合,大大增加了它的实用价值。但是Internet中存在的随机时延问题也给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对网络时延的研究,解决随机时延对Internet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改善其可操控性能,从而为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在对网络时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径向基神经网络时延预测方法和基于网络时延的拥塞控制机制。首先,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时延的模型,使用APC-Ⅲ学习算法确定隐含层的网络结构,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权值完成对模型的训练,进而运用时延预测模型对网络的下一刻时延进行预测。其次,分别将接收端可用的最大接收窗口值和网络的平均往返时延引入拥塞窗口递增、递减算法,通过两个网络状态相关参量的引入,改进了拥塞控制机制,并运用该机制进行网络上数据信息的传输控制。最后,将改进后的方法整体运用于基于Internet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使用改善了Internet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整体性能。
其他文献
在许多机器学习的实际任务中,获得足够的有标记样本是非常昂贵和费时的,而大量的未标记样本容易获得。在少量有标记样本上使用监督式学习方法,训练出的学习器泛化能力不强,容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家、企业、高校以及其它关键部门的安全事件呈现的增长趋势,网络安全问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随着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和多样化的攻击手段,对网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取得了快速发展,作为海量信息载体的图片资源也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图像检索的需求日益扩大,但传统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无法将图像底
无线传感器网络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21世纪至今,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自组织、节点设计功耗低等特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在信息技术、经济
目前,以社交网路为代表的Web2.0网站正逐渐演变为开放平台,国内外各大开放平台纷纷采用OAuth协议解决跨域认证授权问题。OAuth协议是一个开放授权标准,允许第三方应用在不泄露隐
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基于空间位置的查询服务已经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欧式空间的查询研究到路网环境下的查询研究,还是从静态对象的查询研究到移动对象
服务选择是实现服务共享复用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相同功能属性而具有不同非功能属性的候选服务呈爆炸性增长,如何在众多候选服务中高效选取所需服务已成为
伴随世界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加快,随之而来的公共安全事故日益增多,公共安全的管理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对人群的疏散行为进行研究,总结行人运
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网络受到较大冲击,僵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网络虚拟化(Network Virtualization,NV)技术作为一种解决网络僵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受到了
随着计算机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的应用系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系统一方面要求较高的访问性能,另一方面也要求较高的可用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容量与地理的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