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标定过程的双目标CD--CAT研究:基于Higher--order CD--CAT视角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同时获取被试的宏观能力分数以及用于改善学习与教学等微观认知状态信息,研究者们提出了双目标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dual-objective CD-CAT),即在传统的CAT基础上同时估计被试的宏观能力值和微观认知状态信息。根据项目参数标定过程的不同,双目标CD-CAT可分为采用双标定过程的双目标CD-CAT和采用单标定过的双目标CD-CAT(即Higher-order CD-CAT)。不同于前者通过两个潜在结构完全不同的模型(IRT模型和CDMs模型)标定相同的项目参数,后者只需对每个项目标定一组参数。因此,Higher-order CD-CAT更加合理,且题库建设成本更低。
  然而,当前并没有开发出适用于Higher-order CD-CAT的选题策略,该CAT系统只能采用单目标CD-CAT中的传统选题策略,即只对微观认知状态自适应,其结果会导致宏观能力的估计精度不高,而这违背了双目标CD-CAT力求同时获取被试两类参数高精度估计的初衷。为此,在Higher-order CD-CAT基础上,本文试图开发能对宏观能力和微观认知状态同时自适应的新选题策略,思路如下:在高阶认知诊断模型框架下,被试的作答由其微观认知状态决定,而微观认知状态归属于宏观能力,因此被试的作答是由宏观能力和微观认知状态联合决定,将两者的联合后验概率结合到香农熵选题框架中,开发出适用于Higher-order CD-CAT的、兼顾宏观能力和微观认知状态的HO-SHE选题策略。
  另一方面,虽然多级计分项目在实际中已被广泛使用,但当前的双目标CD-CAT并不能分析多级计分项目,而这极大地限制了双目标CD-CAT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另一个目的是在已有的二级计分Higher-order CD-CAT基础上,拓展用于分析多级计分项目的多级计分Higher-order CD-CAT。
  Monte Carlo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二级计分Higher-order CD-CAT中,HO-SHE选题策略下的被试宏观能力和微观认知状态的估计精度在不同模型条件下均高于传统选题策略,其中微观认知状态的估计精度在HO-DINA模型下的优势最明显;同时,HO-SHE选题策略的项目曝光率低于传统选题策略,对题库的使用更为均匀。在多级计分Higher-order CD-CAT中,所有选题策略在测验终止时的能力参数估计的MSE指标都低于或等于0.215,而对认知状态诊断正确率PCCR指标均高于0.985,结果表明多级计分Higher-order CD-CAT在多级计分项目上效果良好;此外,HO-SHE选题策略的被试参数估计精度均高于传统选题策略,并在题库安全性上保持了明显的优势,该结果与二级计分项目下的结果一致,说明新方法通用性能比较好。总之,本文为真正地实现双目标的CD-CAT提供了新的且更为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正随着新课程改革而逐渐表现出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趋势,这种趋势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如今英语教学的一大改革目标。合理构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生态情境这一建议,是研究者基于教育生态学角度下分析当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整体的、发展的且富有生命的生态化教学理念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方面强调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生态情境,并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促使学生、教师与教学情境中的各个组成因子趋于和谐。希望能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止禅是禅修必不可少的训练部分,它以培养稳定且集中的注意为核心。近年来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得到实证支持。通过梳理佛教止禅体系可知止禅技术丰富,且各具特色,但不同技术的止禅训练在注意机制上的差异问题少有讨论。因此本研究尝试将传统佛教的止禅技术分类与实证研究结合,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动态和静态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以及在注意上所体现出的技术训练效果的差异。
  实证研究包括两个部分:
  (1)实验一探索不同聚焦对象的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研究使用外部对象和躯体对象的止禅技术进行训练,外部对象和躯体
当下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组织的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组织内经常发生员工不愿建言献策,消极参与团队信息交流的沉默现象。为了探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界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对于中国背景下的领导因素如何影响沉默的问题,目前仍然关注较少。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德才兼备”是一个受到推荐且被普遍使用的人才选拔标准。但是,针对该标准的学术研究却不多见。为了验证其科学性,本研究将借鉴“德才兼备”思想,探索领导正直与领导能力及其交互效应对下属沉默的影响,以及其中介机制。
  在研
可能自我具有重要的动机作用,可以预测和激发人们的行动,为个体的行为改变和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Ruvolo,1992),可能自我中的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属于积极的可能自我,本研究将不区分预期自我和希望自我的差别,统一视为希望自我处理,将幼儿教师的希望自我作为自变量,同时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他人,幼儿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投入状态直接会影响对自己职业的认知、情感、态度、教育行为、个体本身的生活质量及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纵观以往研究,教学效能感对工作投入是有显著影响的,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有这两种方式:(1)讲授教学;(2)演示教学。而究竟哪种方式双方更能相互理解,在教法研究中存在争论。先前师生交互的研究中,一方面多局限于人机互动,另一方面很少有中国本土化的研究。而随着近红外超扫描技术的发展,多名被试神经信息的同步采集与分析得以实现,这为真实师生教学交互情境中脑间交互神经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崭新途径,书法教学任务进行时身体动作幅度较小因此适合进行近红外脑成像的数据分析。因此本研究运用近红外
社会互动会涉及到不同程度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行为中的典型表现就是同步行为,体现在个体之间的行为一致性。同步行为需要监控自我和他人行为,采取特定的行为,在建立和促进社会凝聚力方面起着核心作用。研究表明,当两个人产生合作行为时,他们的大脑活动是同时耦合的,显示了大脑间同步。目前,有两种理论解释合作中的同步行为:共享意向理论认为当个体执行需要同步行为的任务时,他们共享实现共同目标的意图;感知相似理论则认为个体间行为的同步增加了个体之间的感知相似性进而促进了合作。根据共享意向理论,通过激励可以促进合作者确定合
亲社会行为是中小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对外显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外显亲社会行为作为人们能够意识到的亲社会行为和趋向,在研究过程中易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内隐层面,故本研究将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外显亲社会行为和内隐亲社会行为两个层面。共情作为一种亲社会情感,是促使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Vitaglione(1999)将共情划分为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特质共情是作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的共情
在力争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基层扶贫干部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扶贫任务重、工作关系较为复杂,扶贫干部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不断出现焦虑烦躁、挫折感强以及心理压抑和冲突强烈等心理问题。因此,对该群体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不仅有利于该群体自身的健康,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能源性资源能够帮助个体有效获得其他资源,而能源性资源主要包括社会关系、自主性和个人特征等资源。因此本研究选择心理授权感、关系冲突和
注意力发展作为儿童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未来职业发展与社会适应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背景,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个体自身的一些特质水平或环境中的某些因子的作用会在其中产生影响,如个体自身的年龄、年级、种族/民族、人格特质以及学校位置、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抑制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自我控制作为个体自身的一种能力,对儿童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以自我控制作为个体的一种保
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 effect,即SNARC效应)指当人们加工数字时,表现出左手对小数反应更快,右手对大数反应更快的倾向。有研究发现数字的大小不仅影响被试反应的快慢,还会影响被试对眼动、按键、转身等方向的选择。但以往研究中的刺激主要是直观呈现,而很少将被试随机生成数字与自由选择范式结合起来。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不直接呈现数字,让被试随机在头脑中想一个数字的情况下,数字大小是否依然会影响反应选择,并通过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