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心理授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力争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基层扶贫干部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扶贫任务重、工作关系较为复杂,扶贫干部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不断出现焦虑烦躁、挫折感强以及心理压抑和冲突强烈等心理问题。因此,对该群体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不仅有利于该群体自身的健康,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能源性资源能够帮助个体有效获得其他资源,而能源性资源主要包括社会关系、自主性和个人特征等资源。因此本研究选择心理授权感、关系冲突和责任感三个能源性资源,探究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选取枣庄市320名扶贫干部为被试,以心理授权量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关系冲突量表和责任感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数据收集,使用SPSS23.0及其宏程序Process3.2和Mplus7.0等软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验证扶贫干部心理授权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
  (1)扶贫干部心理授权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关系冲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2)扶贫干部心理授权与关系冲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3)关系冲突在扶贫干部心理授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4)责任感调节了心理授权对关系冲突的负向作用。
其他文献
“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方向。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智慧教室的本质特征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那么,以外部适应为主建设起来的智慧教室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是否达到智慧教室的预期建设目标呢?
  本论文以国内一所公认的智慧教室建设较完善的大学作为个案,通过案例研究,探究当前国内高校智慧教室使用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检索已有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关于智慧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己绵延半个多世纪,在这一过程之中颁布施行了众多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其目的均是为了提高美回基础教育水平,以及增强美国人口素质和综合国力。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荧国则开始大力推行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从里根政府到小布什政府都试图通过标准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国家化的目标。奥巴马政府沿袭了这一教育理念,并与上任伊始就着手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拟定,《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State Standards,CCSS)也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标准的实践贯穿了整个奥巴马政府的执政期,对这一时期的
自主学习的研究有着悠久历史,在课程论领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视为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论领域,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自主学习,学习者需要知道如何使用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如何规划和分配时间,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然而,初中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初中阶段及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减少受到己经成型的不良学习习惯等的干扰;此外,英语学科多以任务型教学方式,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正随着新课程改革而逐渐表现出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趋势,这种趋势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如今英语教学的一大改革目标。合理构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生态情境这一建议,是研究者基于教育生态学角度下分析当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整体的、发展的且富有生命的生态化教学理念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方面强调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生态情境,并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促使学生、教师与教学情境中的各个组成因子趋于和谐。希望能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止禅是禅修必不可少的训练部分,它以培养稳定且集中的注意为核心。近年来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得到实证支持。通过梳理佛教止禅体系可知止禅技术丰富,且各具特色,但不同技术的止禅训练在注意机制上的差异问题少有讨论。因此本研究尝试将传统佛教的止禅技术分类与实证研究结合,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动态和静态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以及在注意上所体现出的技术训练效果的差异。
  实证研究包括两个部分:
  (1)实验一探索不同聚焦对象的止禅训练对注意的影响。研究使用外部对象和躯体对象的止禅技术进行训练,外部对象和躯体
当下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组织的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组织内经常发生员工不愿建言献策,消极参与团队信息交流的沉默现象。为了探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界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对于中国背景下的领导因素如何影响沉默的问题,目前仍然关注较少。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德才兼备”是一个受到推荐且被普遍使用的人才选拔标准。但是,针对该标准的学术研究却不多见。为了验证其科学性,本研究将借鉴“德才兼备”思想,探索领导正直与领导能力及其交互效应对下属沉默的影响,以及其中介机制。
  在研
可能自我具有重要的动机作用,可以预测和激发人们的行动,为个体的行为改变和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Ruvolo,1992),可能自我中的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属于积极的可能自我,本研究将不区分预期自我和希望自我的差别,统一视为希望自我处理,将幼儿教师的希望自我作为自变量,同时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他人,幼儿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投入状态直接会影响对自己职业的认知、情感、态度、教育行为、个体本身的生活质量及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纵观以往研究,教学效能感对工作投入是有显著影响的,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有这两种方式:(1)讲授教学;(2)演示教学。而究竟哪种方式双方更能相互理解,在教法研究中存在争论。先前师生交互的研究中,一方面多局限于人机互动,另一方面很少有中国本土化的研究。而随着近红外超扫描技术的发展,多名被试神经信息的同步采集与分析得以实现,这为真实师生教学交互情境中脑间交互神经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崭新途径,书法教学任务进行时身体动作幅度较小因此适合进行近红外脑成像的数据分析。因此本研究运用近红外
社会互动会涉及到不同程度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行为中的典型表现就是同步行为,体现在个体之间的行为一致性。同步行为需要监控自我和他人行为,采取特定的行为,在建立和促进社会凝聚力方面起着核心作用。研究表明,当两个人产生合作行为时,他们的大脑活动是同时耦合的,显示了大脑间同步。目前,有两种理论解释合作中的同步行为:共享意向理论认为当个体执行需要同步行为的任务时,他们共享实现共同目标的意图;感知相似理论则认为个体间行为的同步增加了个体之间的感知相似性进而促进了合作。根据共享意向理论,通过激励可以促进合作者确定合
亲社会行为是中小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对外显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外显亲社会行为作为人们能够意识到的亲社会行为和趋向,在研究过程中易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内隐层面,故本研究将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外显亲社会行为和内隐亲社会行为两个层面。共情作为一种亲社会情感,是促使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Vitaglione(1999)将共情划分为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特质共情是作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