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案为载体的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学案导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进,已推广至全国很多中小学堂课教学中,为推动教育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学案导学模式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方面。笔者针对初中生物学案在设计编制方面的情况对一些中学展开调查和访问,了解到初中生物学案在设计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试题化倾向十分严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案”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慢慢成为了“题海战术”的翻版;知识纲要化明显,由原来的教师板书变为印刷在纸上的学案,教师省时省力,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师生都变成了“学案”的奴隶,“学生围绕学案学,教师围绕学案教”,课堂教学变成了“习题课”、“复习课”,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把课后题海战术变成了课前机械训练,教师将“学案”提前发下去,名为“预习性作业”,实质上是大量的机械性知识灌输或试题练习,增加学生的负担。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查阅学习了有关学案和学案设计的相关资料,认真学习了青少年心理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选取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为例设计了一套学案。为验证本学案的实效,笔者运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选取单县第二中学初一3班(实验班)、4班(对照班)为研究对象,将本学案用于实验班的生物课堂教学,经过半学期对比教学,对比分析两个班在生物学业成绩、生物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在采用本学案进行生物学学习后,学业成绩较对照班提升幅度要大些;生物学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班有了一定的提高,对照班无明显变化;学案使用方面,实验班已有不少学生按照学案的要求去做,不需再提醒了,可以看出他们正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主性也有所提高。根据实验结果,本课题得出以下初步结论:运用本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能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案导学;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