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近视及近视散光人群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分布特点和补偿机制及其与角膜表面曲率、眼压、中央角膜厚度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补偿关系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的变化特点及在两组中的不同。方法随机选取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61例(303只眼),应用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以角膜顶点为中心直径为2mm、4mm和6mm区域范围内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各高阶像差,并计算角膜前、后表面各高阶像差的补偿因子(CF),CF=1–(整体角膜像差/角膜前表面像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各像差及补偿因子的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像差值与最平角膜曲率(K1)、最陡角膜曲率(K2)、眼压(IOP)及中央角膜厚度(CCT)的相关性。另外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准分子屈光手术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106例(106眼),其中行SMILE手术的55例(55眼),行FS-LASIK手术的51例(51眼)。并按照球镜度数将其分为中度近视患者和高度近视患者。应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测量6mm直径下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的垂直彗差(C3-1)、水平彗差(C31)、球差(C40)及总高阶像差(t HOA)。术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计算各像差的补偿因子(CF)及各补偿因子在手术前后的变化量(ΔC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情况和术前各高阶像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内术前及术后各高阶像差的变化,术后不同时间像差的比较采用LSD检验进行,采用Friedman和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内手术前后CF值的差异和两组间CF变化量的不同。结果1.近视眼人群各高阶像差随分析区域的增大而增大,三阶到七阶高阶像差值随阶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析直径的增大,越向周边区域,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越以叠加机制为主,补偿机制所占的比例越低;而在同一分析区域内,随着高阶像差阶数的增高,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逐渐由叠加机制向补偿机制转变。2.2mm直径范围内(中心区)角膜前、后表面球差(C40)表现为叠加作用,6mm直径范围内(近周边区域)角膜前、后表面球差(C40)表现为轻度的补偿作用。2mm直径范围内(中心区)角膜前、后表面彗差(C3±1)表现为补偿作用,但在4mm和6mm时无补偿作用,表现为叠加作用。不同分析直径下角膜前、后表面的三叶草(C3±3)始终表现为叠加作用,随着分析直径的增大,叠加作用逐渐减小。各个分析直径内角膜前、后表面次级球差(C60)均表现为补偿关系。3.左右眼在不同分析区域内角膜前、后表面各高阶像差的补偿作用基本相同。4.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高阶像差与角膜K1、K2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整体角膜6mm分析直径内(近周边区域)彗差(C3±1)和球差(C40)与眼压成负相关(r彗差=-0.188,P<0.05;r球差=-0.147,P<0.05)。不同分析直径内不同位置各像差与中央角膜厚度(CC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5.角膜屈光手术无论是SMILE还是FS-LASIK术后角膜高阶像差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然而SMILE组角膜后表面及整体角膜的球差在术后不同时间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组术后6个月时角膜后表面球差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SMILE组术后不同时间之间,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总高阶像差(t HO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术后6个月的角膜前表面及整体角膜t HOA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8.两组的总高阶像差(t HOA)补偿因子(CF)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FS-LASIK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垂直彗差(C3-1)CF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08)。两组的球差(C40)CF值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SMILE组球差(C40)CF值的变化量(ΔCF)与FS-LASIK组相比较小(P=0.003,0.000)。在高度近视患者中,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SMILE组球差(C40)的CF值变化量(ΔCF)小于FS-LASIK组(P=0.009,0.003)。SMILE组中术后1个月时,中度近视患者球差(C40)的CF变化量(ΔCF)低于高度近视患者(P=0.041),FS-LASIK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中度近视患者球差的CF变化量(ΔCF)均低于高度近视患者(P=0.014,0.020,0.004)。结论1.角膜中央区各高阶像差中补偿机制所占的比例较高,越向周边发展,补偿机制所占的比例逐渐减低。球差在中央区补偿不明显,在周边区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像差的阶数越高,其补偿作用越明显。2.角膜前、后表面各高阶像差在中央区补偿作用明显,其中包括彗差;而球差在中央区无补偿,在周边区有轻度的补偿,或许有益于夜间视觉质量的提高;次级球差在不同分析直径内均存在明显的补偿作用,在中央区表现为完全补偿;三叶草像差在不同分析直径内均无补偿作用,这些或许是人眼进化的结果。3.角膜高阶像差与角膜曲率、眼压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周边区域(6mm),眼压越高,球差负值越低,彗差随眼压的升高而降低,或许与角膜表面的形态变化有关。4.角膜后表面球差对角膜前表面的球差起到重要的补偿作用。5.SMILE与FS-LASIK均打破了角膜前、后表面球差和总高阶像差以往的补偿作用。6.与FS-LASIK相比,SMILE对球差的CF值变化量的影响较小,即SMILE手术对球差补偿机制的破坏性较小,尤其是对高度近视患者其影响作用更小,FS-LASIK使高度近视患者的补偿作用变化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