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新青年》的转变——兼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青年》杂志编辑方针与陈独秀思想的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紧密相关,二者相互浸染的转变过程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传播的渐进和曲折历程。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视角来研究“陈独秀与《新青年》的转变”,既为我们展现出了一本杂志和一个同人团体在思想旗帜上的裂变和抉择;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部分先进中国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新青年》由同人杂志转变为中共党刊和陈独秀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地结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新青年》杂志和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原因和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画面。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加速转型,导致了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现象。各类新型社会组织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它们在促进和谐社会构筑、推动经济科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先进性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重大影响,对于实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20世纪党和国家久经考验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当前需要问题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觉”,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鲜明的时代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资本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揭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它对于当代我
马克思曾指出:“男女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只有男人和女人处在一种自然、和谐、平等的关系中,才实现了所有人在地位上的完全平等。马克思把男女平等提升到全社会层面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当前部分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已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