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新型结构滤波器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传输速率、存储容量以及光电子器件小型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但光学的衍射极限限制了传统光电子器件性能的提高和尺寸的缩小。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一种沿着金属和介质交界面传播的电磁波,能够突破光学的衍射极限,可以在微纳米波长下操控光,因此基于SPPs的光电子器件被广泛研究。其中基于SPPs的滤波器是实现波长选择的重要器件,但常见的滤波器容易出现几个问题:透射谱线不够平滑,通带透射率不够高,阻带透射率不够低,不能灵活应用于通信三个窗口,无法实现电可调的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两种基于SPPs的滤波器,能够应用在高密度集成光学器件和纳米光学的研究中,在光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边界耦合的方法构建出一种基于SPPs的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拱形腔滤波器,该滤波器由波导管和拱形腔组成。运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该拱形腔滤波器的传输谱线与谐振波长,结合磁场分布图分析了其形成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其传输谱线平滑且带宽较宽(半峰全宽达到718 nm),通带透射率高达0.976,阻带透射率低至0.001,该滤波器可以作为性能优良的带阻滤波器。然后将拱形滤波器的参数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两种优化结构,一种可以作为Fano共振结构,另外一种可以作为带通滤波器。(2)采用口径耦合的方法构建出一种基于SPPs的MIM非对称矩形环腔电可调滤波器,该滤波器由矩形波导管和两个矩形环腔组成。该滤波器采用了一种光学特性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的有机电光材料4-二甲氨基-N-甲基-4-甲苯磺酸盐(4-dimethylamino-N-methyl-4-stilbazolium tosylate,DAST),将其填充至矩形环腔内,实现了滤波器的电可调功能。运用有限元法分析该滤波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其通带带宽(半峰全宽达到880 nm)和阻带带宽(半峰全宽达到50 nm)较宽,通带的透射率高达0.97,阻带的透射率低至0.0001。该结构滤波器既可通过改变结构参数又可通过施加控制电压来调节滤波特性,可以作为带通、带阻混合型滤波器。对非对称矩形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出的对称多重矩形环腔滤波器具有更宽的阻带(半峰全宽达到100 nm),该结构可以作为可调节的带通、带阻混合型滤波器。
其他文献
基于无线能量采集(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WEH)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是具有应用前景的热点研究方向。通过无线能量采集和无线信息传输的结合,可以有效的解决无线通信网络中能量受限节点的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无线信道衰落特性会造成信号功率衰减,从而影响传输距离。所以,如何解决终端设备的供电问题以及无线信息的有效传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通过对某些网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早期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探索植物多样性与单一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而忽视了生态系统能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即具有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且同时受到地上与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调控。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柠条人工林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其种植与生长被证实对
黄土高原人工林植被普遍出现土壤干层,造成生态水文环境恶化。干旱地区林木深层根系是其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通道,维持植被的蒸腾蒸发及生长。特别是细根负责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和水以支持植物生长并确保生存,明确其分布规律对研究黄土高原人工林植被林地的深层土壤水利用特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由于深层土壤取样难度大,导致黄土高原人工林深层细根分布特征不甚清晰,本文选取黄土高原典型气候研究区和典型植被,从南到北依次选
随着手机、电脑等便携设备性能的提升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如今的语音信息呈指数式增加,且语音格式的种类繁多。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如何快速的实现多格式下的语音认证、提高语音的检索效率与精度及其保证云端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论文分别以多格式语音认证、密文语音检索为研究背景,对数字信号处理、生物特征模板的构建、语音加密和哈希索引构建算法等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如下:1、针对现存语音内容认
藏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分布较广,人口众多。藏族人说普通话受其本民族语言发音习惯的影响,常常会带有一些固定类型的发音错误。随着语音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系统(Computer Aided Language Learning,CALL)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教育方式将会是一个新的趋势。本文以甘肃地区藏族人学习普通话发音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角度对比分析藏语和标准普
土壤矿质氮有效性是影响脆弱生态系统地上植被群落和地下根系功能稳定的关键因子,而异化硝酸盐还原过程直接影响土壤矿质氮的蓄持与流失。为此,本论文从黄土丘陵区广泛分布的刺槐林植被的生态功能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刺槐林不同恢复年限的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野外土壤样品,综合运用乙炔抑制法、15N同位素示踪法、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量化了退耕地土壤异化硝酸盐还
“一带一路”的发展,扩大了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总是受其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从汉语文本中预测出韵律结构可以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使留学生抑扬顿挫地说普通话。本文以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汉语文本的句法结构与韵律结构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韵律词和韵律短语的预测,在此基础上评测了留学生汉语朗读的流利度分数。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文本与语音之间的关系、
秦岭森林水资源丰富,是汉江、丹江等河流的发源地,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区,其森林水质状况对饮水、用水及调水水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林冠层影响大气降雨水质,在净化水质方面起关键作用,但其影响过程尚不清楚,因此在秦岭林区开展林冠层对大气降雨水质影响过程方面研究很有必要,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气降雨进入森林生态系统后水质发生变化的机理,这对正确理解森林对水质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秦岭林区典型林
太赫兹波(Terahertz,THz)频率(0.1THz-10THz)介于远红外和微波之间是电磁波谱中亟待研究的新频段,在无损检测、国防安全、雷达成像、生命科学、传感、电子信息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太赫兹光电功能器件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太赫兹技术的实用化进程。超表面是一种厚度小于波长的人工二维周期结构,可以通过亚波长的微结构来调控电磁波的相位、振幅、偏振、频率等特性,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
植物根际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壤学最活跃、最敏感的研究领域。根系分泌物作为根系-土壤-微生物界面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物质,如何驱动土壤中物质循环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选择了根系分泌物中含量最多的葡萄糖为实验材料,以黄土高原典型的油松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在PVC管内进行模拟添加实验,设置了4个水平葡萄糖浓度(CK、C1、C2、C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