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kls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也承担着较为严重的环境代价,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生态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研究多关注工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问题,而少有学者研究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的反向作用。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对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其对地区工业集聚造成的影响也逐渐变得不可被忽视: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地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并进一步降低有效劳动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对工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还会导致流失大量人才和增加企业环境成本,不断缩减的利润水平不仅会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还会增加相关企业关停搬迁的意愿,企业进入与退出市场的选择也影响着地区工业集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在立足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环境污染对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与工业集聚协调发展的调控政策,这对推动中国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建高质量工业集聚体系,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环境污染影响工业集聚的模型构建与机制分析。本部分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跨界污染和厂商的理性预期等因素纳入资本创造模型,求得关于工业集聚、资本存量以及市场份额等变量的显性解,探讨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第一,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需求降低效应、成本增加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在这三种子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具有非线性影响;第二,环境污染与工业集聚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关系;第三,考虑污染跨界影响的前提下,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四,环境污染能够通过环境规制、劳动生产率和行业效率等变量对工业集聚起到间接影响。(2)环境污染与工业集聚的交互影响研究。本部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中国全国、分地区和分行业等层面出发,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就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二者间的交互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就中国整体而言,中国环境污染与工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当环境污染低于拐点值时,环境污染将会对工业集聚起到促进作用,而当环境污染程度超过拐点值后,其对工业集聚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环境污染与工业集聚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就中国整体而言,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的同时,工业集聚反过来也会对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即工业集聚的发展将会加重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第三,分地区样本和分行业样本均能够证明交互影响的存在,但不同地区或行业样本表明这种交互影响特征存在差异。(3)环境污染影响工业集聚的空间效应研究。本部分基于中国省级和地市级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中国全国、分地区和分污染类别等层面出发,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中国工业集聚和环境污染均具有全局空间正相关和局部空间正相关的特征;第二,就中国整体而言,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会对本地区工业集聚起到显著负向影响。通过比较可知,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污染对工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比工业烟粉尘污染更加显著。第三,环境污染对工业集聚的短期和长期空间效应显著,这意味着环境污染对周边地区工业集聚起到抑制作用,长期效应相比短期效应而言具有渐趋强化的特征。(4)环境污染影响工业集聚的中介效应研究。本部分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和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从中国全国、分地区和分行业等层面出发,分别对环境规制、劳动生产率和行业效率的中介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是环境污染影响工业集聚的中介变量。利用全国样本可知,当前中国环境污染的加剧将通过增强环境规制强度,进而引致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效应对工业集聚产生抑制作用。第二,劳动生产率能够在环境污染影响工业集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由全国样本可知,环境污染会通过损害工人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进而对地区工业集聚发展起到抑制作用。第三,行业效率能够充当环境污染影响工业集聚的中介变量。利用全国样本可知,当前中国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会导致工业行业效率的降低,并进而抑制工业集聚发展。基于上述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本文提出有助于协同推动工业高质量集聚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考虑污染影响的集聚发展政策,减轻工业排放的绿色发展政策,治理跨界污染的联合防控政策,促进集聚发展的精准规制政策,注重污染治理的素质增强政策以及重视效率提升的持续发展政策。
其他文献
图作为一种通过边连接的关系型数据结构,可以有效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复杂数据进行建模,在社交网络、生物医学和知识图表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大多数工作往往没有区分图中对象及其关系的异质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信息损失。这些数据可通过异质图来建模和表示,因此异质图不仅可以融合不同类型对象及其交互,还可融合不同模态的数据信息。此外,受深度学习方法的启发,图卷积网络出现并尝试解决图嵌入表示学习问题,但是如何将深
天然贝壳生物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砖—泥”交织结构而表现出高强韧及强抗冲击性能,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仿照这种天然珍珠层微观结构进行仿生结构设计,使用等离子弧增材技术制备多种具有强抗冲击性的仿生结构增材件,对所制备的多种仿生结构增材件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等离子弧增材。提炼贝壳珍珠层的仿生结构要素并建立珍珠层仿生结构模型,再结合材料选择、尺寸、工艺选取方面设计出双金属仿生层间叠合结构和双金
绝大多数药物都是具有手性的,然而不同手性的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因此手性识别在药物的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利用金属自身结构特性对手性对映体产生识别效应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手性识别方法,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模拟阶段。本文研究QCM电极的金属表面直接对氨基酸分子进行手性识别,从理论和实际角度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首先介绍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通过机械振动方程解释了QCM表面
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具有优异的载流子输运能力、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可调、低成本以及易于溶液加工等特点,在光电器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铅的毒性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因此,开发无毒、环境友好型的无铅钙钛矿材料和器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Sn和Pb同属第IV主族,电子结构相似,且无毒,因此,Sn基钙钛矿有望成为铅基钙钛矿的最佳替代材料。目前所报道的Sn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大多是以二维
近年来,有关受自然启发式优化算法的研究越来越多。相比传统优化算法,它具有免于求导,实现简单以及快速、有效等特点。本学位论文以自私兽群优化算法为基础进行研究,这是一种新颖的受自然启发式优化算法。但是随着对该算法研究进展的推进,一些研究者们发现在求解某些现实优化问题时,由于自私兽群优化算法存在全局搜索范围较小、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种群多样性较为单一以及具有较弱的局部搜索能力的缺陷,从而导致了算法中出现搜
弹箭类武器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各种性能是否满足设计指标,弹载存储测试技术在弹丸飞行测试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测试数据对掌握弹丸飞行过程中自身动态参数及周围环境参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需要和已有存储测试系统的特点,针对某小型炮弹的测控要求,研发一种高过载条件下某型弹多参数测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点火信号抗干扰检测触发、姿态信号多通道采集、结构抗冲击等方面进行独特设计,可实时记录炮弹飞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射在轨的卫星数量急剧增多,地面测控网络也越发复杂。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效率是影响空间任务完成度的关键因素,卫星与地面站的增多对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星多站联合测控的关键是对测控资源的高效调度与合理规划,并利用测控平台执行调度方案,以达到整合测控资源、提高卫星数据接收率的目的。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卫星测控调度算法与测控网络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卫星测
本文针对铜-软铁复合弹带等离子堆焊焊接制造中,铜-钢界面成分控制和软铁-钢的熔深控制难题,引入热丝加热纯铜和纯铁的方法,进行交替双热丝等离子弧制造铜-软铁复合弹带工艺研究。力图解决冷丝工艺制备铜-铁复合弹带时存在钢基体熔化量较多、熔深较深的问题。并深入对比分析冷丝工艺与热丝工艺制得的弹带在显微组织、界面处元素分布、显微硬度和弹带剪切性能方面的差异,获得铜-软铁复合弹带的性能控制规律,从而为复合弹带
随着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深度学习迎来了热潮,在各种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文本以及语音等应用中都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得益于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建模能力。然而卷积神经网络只能处理欧式数据,对于图这类非欧式数据是不适用的。图数据的应用广泛,诸如社会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交通流量分析等任务都需要将数据建模成图结构。随着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传统的机器学
钨合金是以钨为硬质相,以铜、镍、铁等过渡族金属为粘结相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钨具有强度和硬度高、热膨胀系数低以及耐腐蚀性、辐射屏蔽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钨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核工业和国防工业等领域。但钨的高硬度、高熔点和室温脆性使钨合金难以通过传统机械加工工艺成形,目前主要通过烧结工艺来制备。然而,该工艺存在生产时间长、成本较高、无法成形复杂形状零件等不足,限制了钨合金的应用。激光直接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