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的诊断应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35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ofthespinalcord,SCD)简称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维生素B12(VitB12)代谢异常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少数可累及视神经和大脑白质,病理表现为髓鞘脱失和轴突变性。本病多隐袭起病,发病早期常有贫血、倦怠、腹泻和舌炎等症状而不足引起重视。早期神经症状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发硬、动作笨拙、步态不稳、踩棉花感,而后出现肢体感觉异常等,Romberg征阳性。亦可有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减退、痉挛性瘫痪等典型表现。少数患者可有精神症状,如抑郁、认知障碍等。SCD的临床表现复杂,且早期多数患者无典型表现,给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带来较大难度。神经电生理检查现已多应用于SCD的早期诊断,可以为亚临床病变提供客观依据,但诸多报道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不够全面。也有学者提出,脊髓传导速度在SCD中具有重要意义,但SCD的病变不仅局限于后索,侧索、视神经、大脑白质等部位均可受累。本文旨在研究全面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神经传导和针肌电图检查,探讨其在SC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病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临床确诊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进行的磁共振(MRI)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神经传导及针肌电图)、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症状及体征等,将神经电生理与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Pearsonx2检验处理,并统计各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情况。  结果  神经电生理异常106例,异常率82.8%,其中体感诱发电位异常90例,运动诱发电位异常78例,视觉诱发电位异常1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6例,神经传导异常64例,针肌电图异常10例;MRI异常70例,异常率54.7%;神经电生理与MRI检查结果异常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例SCD患者中,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106例(82.8%),其中96例合并叶酸浓度降低,血清维生素B12正常16例(12.5%),增高6例(4.7%),4例(3.1%)单纯叶酸浓度降低。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106例患者中102例(96.2%)神经电生理异常,100例叶酸浓度降低的患者均有神经电生理异常(100%)。  结论  1.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客观反映SCD病变部位,其异常率高于MRI检查异常率,在SCD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协助SCD进行定性定位诊断。SCD患者脊髓后索、侧索为常见受累部位,脊髓薄束功能受损多于且重于楔束,侧索多伴后索受损;周围神经损害以髓鞘损害为主,多数累及感觉神经,少部分累及运动神经。  3.多数SCD患者血清VitB12降低,少部分患者血清VitB12正常甚至升高,血清VitB12降低不是诊断SCD的必需指标。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及叶酸浓度降低的SCD患者容易合并神经电生理异常。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承担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来自于未来、家长、学校 、同学等多方面,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心理上都存在的一定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成
在新媒体时代下,正确理解、翻译日文新闻标题,对促进日语学习者了解日本社会、时政信息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NHK官网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以助词“へ”结尾日文新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渗透至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其衍生品智能机器人在未来能够取替更多人类职业其中包含教师这个职业.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英语能力的重要时期.创新发展英语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初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体会与吸收过程的浓缩,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所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强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群众对于文艺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也如漫天的山茶花般的冒了出来.在这样的大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