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标准粮田时空布局与项目规划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是河南省为提高粮食产量、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其目的在于完成保粮田面积、保粮食产量、保农民收益的“三保”任务。现有的建设标准仅强调高标准粮田建成后应该达到的条件却没有说明具体的建设细则,无法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本研究以耕地质量、基础设施条件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为基础,依据高标准粮田的达标条件,科学构建县级高标准粮田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各地块的评价结果确定最终的时空布局与项目规划,同时选择山前平原区的孟州市为研究样区,检验上述理论的实际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高标准粮田达标条件为土地利用的目标,根据土地评价的方法构建了高标准粮田适宜性评价体系,它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划分评价单元,二是选取参评因素,三是量化参评因素质量分值,四是计算综合分值并确定适宜性等级,五是分析限制性因素。其中,参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由耕地质量、基础设施两个方面选择。2.高标准粮田建设的重点在于空间布局、时序安排与项目规划。在高标准粮田空间布局上,首先对耕地进行稳定性判定,将耕地中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重合的地块划为禁止建设区;其次,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得出各地块对于高标准粮田建设的适宜程度;最后,根据高标准粮田规划的任务面积把适宜程度靠后的地块排除,余下的即是高标准粮田建设区域。高标准粮田的时序安排则是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安排高适宜性耕地多、限制性因素少的乡(镇)。高标准粮田项目规划以改造各地块的限制性因素为目的,本着因地制宜、需要什么补充什么的原则,科学布局各类建设工程。3.在孟州市的实证研究中,适宜性评价选择了坡度、地块聚集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17个参评指标,通过加权法计算综合分值,最终可将评价区划分为5个等级。假设以耕地的70%作为任务面积,共划分出高标准粮田建设区22818.3hm2,主要集中于中部、东部地区,并以各乡高适宜性耕地占比为依据划分了建设时序,建设项目则根据各地块具体限制性因素进行规划。
其他文献
<正>跖疣是部队战士的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卫生人员经常遇到。我们自1998~2000年采用火针针刺法治疗跖疣68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党中央高度关注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遭受自然灾
<正>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消费品。旅游业作为幸福导向、健康导向、文明导向的产业,对增进社会福祉和人民幸福十分重要
本文从交通管理子系统功能整合与优势互补的角度研究城市交通控制(UTCS)与诱导(UTFGS)协同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协同学理论思想,把UTCS与UTFGS作为役使城市交通流有序化的序参
圆锥曲线问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本文以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理数)的第20题为例,深入探究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与相交直线斜率的关系问题.
"倾听"不仅是交流的基础,还起到引导嘉宾谈话,适时发表个人评议的作用。鉴于此,笔者提出谈话节目主持人要真诚,真诚是基础;要把握局势,随机应变;要不时给予嘉宾暗示,并及时捕
<正>一引言太阳电池方阵的发电量与太阳光入射角有关,当太阳光线与太阳电池方阵平面垂直时发电量最大。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普遍采用的固定方阵是低效发电方式,采用自动跟踪系
笔者通过走访某区农村"两委"人员和在册村民,并深入"两委"换届选举中违法违纪案件较多,新农村建设占地拆迁面积较大,村民上访次数多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访谈,了解和发现问题当
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经济与社会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宏观上看,林业是为全社会提供林产品供给和发挥其生态效益兼环境保护的事业,是把经济、生态和社会服务功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求解"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也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化同步"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