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气排球运动盛行的社会学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beil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向小康社会迈进,人民的关注点由过去力求温饱转向关心健康和追求生活质量。人们普遍认为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进健康、防病治病,而且能够增进友谊、弘扬体育文化、提高人口素质。根据国情和民情,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规定全民为健身计划的实施对象。从《纲要》实施之日至今,活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的大好形势下,人民群众的体育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对全国各省市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预调查发现,人们对于健身项目的选择排前10位的依次为:长走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等大球类、游泳、各种体操(包括广播体操、健操、体育舞蹈)、跳绳、门球、气功太极、交际舞。其中,长走跑步因其方便、易行成为绝大数城乡居民首选的体育活动项目(只有16-35岁的青少年将其选为第2、3位),且选择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活动项目的选择具有不同的特点。中、青年人多选择羽毛球、跑步、足、篮、排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强度较大的“动力性”运动项目,而到中老年或老年多由于身体状况,一些“静力性”项目如各种体操(广播操、徒手操)、气功、太极、门球,长走随年龄增长出现一致的递增趋势。从总体来看,不论哪一年龄段的人从事哪些健身项目,都存有共同的“原则”,一为无需财力投入或少投入;二为简便、易行,居民对技术性要求不强、娱乐型的项目参与率较高,对技术难度大的运动项目参与率较低,对花钱要求小或无需花钱的项目选择率较高,对花钱较多的项目选择率较低。而广西体育部门在1999年前后引进的一项新的体育项目——气排球运动,则迎合了广西居民的传统心理,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气排球运动便在广西蓬勃地开展起来,城市、乡镇,甚至是街头巷尾处处可以见到打气排球人,与此同时,社区、系统甚至全区重大赛事中每年都有气排球比赛,气排球运动已经成了广西自治区一种普遍的体育现象,气排球也成为广西人民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2003年以后,广西气排球运动发展迅速,每年大小比赛不断。主要有工会气排球比赛、社区气排球比赛和各个单位、系统的气排球比赛等。追根溯源,大凡一个事物的出现、发展、盛行都有着它深刻的社会学渊源,正如著名体育社会学研究专家卢元镇教授所说的,“每一种体育现象的背后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原因”,气排球运动在广西的盛行也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就这一社会现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西气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进而分析研究气排球运动在广西开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结果表明,气排球运动在广西从开展到盛行,都与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一,从社会文化方面看。七八十年代由女排五连冠而传承下来的社会情感使排球运动深入人心,使人们产生了共同的价值概念和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认可,于是就有了参与排球运动的渴望,但竞技排球的高要求有让人们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气排球运动所具有的健身键心、娱乐和社交价值以及技术要求低,容易上手,且不易受伤,场地器材简便易行、比赛规则简单,趣味性强的外层精神文化特点满足了了人们内层精神文化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趋向于健康和谐的价值观,逐渐有了正确的健身观念和健身态度。以上这些因素加上广西少数民族所特有的喜聚集、结社的文化生活特点和适宜的地理条件因素,共同构成了推动气排球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其二,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1995年颁布,到现在为止的十几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各个上级体育部门还是社区、单位都非常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促进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在全国良好的全民健身浪潮的影响下,广西体育部门大力宣传和推广气排球运动,组织各式各样多层次的气排球比赛,比如系统的、社区比赛等,甚至把气排球运动列为区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准的气排球裁判员,使气排球运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遍及大街小巷。其三,从社会经济方面看。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与否的一个直接原因毫无疑问是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广西气排球运动发展如此之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广西经济近年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殷实,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从事体育休闲运动。
其他文献
议论文是一种旨在剖析事物、阐明道理、发表见解、提出主张的实用类文体的文章,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性的表述载体,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达的重要工具。因
目前,伴随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补习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投入也越来越大,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补习教育的利弊得失,需要对历史上补习教育
在当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强劲推动力。学术界对于创业现象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与关注。大学生创业群体是创业者中的一支生力军,可以将高校的科学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定义;明确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对他们进行了开放式问卷和半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