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定义;明确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对他们进行了开放式问卷和半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合理论建构编制初始问卷,对回收的问卷按照一定标准删除无效项目后,运用SPSSforwindows17.0软件包对这些有效项目进行因子分析,然后编制了包含39个题目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我们用这份量表对随机抽取的5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本研究的结论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定义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各类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当自身或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负性变化)时,个体所表现出的习惯化的应对心理与应对行为的特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分为应对变化、耐受挫折、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四个维度,具体包括突发应对、关系形成、换位思考、情绪-意志调节、生活适应、耐受挫折、失恋调整、考核应对、课堂应对和遗失应对等十个因子。从研究结果来看,本量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较为准确的测查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本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23,重测信度为0.739,所有题目之间的α系数为0.789,说明具有良好的信度。量表使用SCL-90作为效标,效标效度为负0.431,说明和SCL-90量表具有中度以上相关;各分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451-0.823之间,内容效度较理想;本量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069-0.679之间,低于各个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说明这10个因子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其他文献
议论文是一种旨在剖析事物、阐明道理、发表见解、提出主张的实用类文体的文章,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性的表述载体,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达的重要工具。因
目前,伴随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补习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投入也越来越大,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补习教育的利弊得失,需要对历史上补习教育
在当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强劲推动力。学术界对于创业现象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与关注。大学生创业群体是创业者中的一支生力军,可以将高校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