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为代表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总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市决策部门不了解体育场馆布局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脱离城市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体育发展水平,盲目建设大型体育场馆。造成各城市体育场馆建设的简单复制的局面,使得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互脱节,不仅不能对城市发展提供动力,而且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对我国五大城市群地级以上城市的体育场馆的布局现状、布局特点、投资与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国内外比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我国五大城市群城市体育场馆的整体布局结构不够合理。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大型体育场馆成为我国各城市体育场馆建设的基本选择,而社区体育配套设施则严重缺乏。其次,我国五大城市群体育场馆的布局与城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行政级别、人口规模有密切的关系。第三,我国五大城市群体育场馆的布局存在明显的级差地租,城市地位越高其单位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也越高。第四,在我国五大城市群体育场馆的项目布局上,我国篮球、排球、门球场馆占体育场馆的比例大,而深受人们喜爱的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体育场馆所占比例太小。同时我国五大城市群室内体育场馆和健身休闲类体育场馆数量偏少。第五,我国五大城市群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政府财政负担重,社会投入明显不足。第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五大城市群不仅在人均占有体育场馆资源方面,而且在体育场馆建设理念、布局方式、法规建设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五大城市群未来体育场馆布局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