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电影艺术在类型化的发展过程中,歌舞电影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落后于其他的类型电影。但是作为类型电影在审美价值方面,歌舞片的审美价值蕴含在其相关的审美问题中。在我国,包含音乐和舞蹈艺术元素的电影,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歌唱片戏剧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歌舞剧形式为主的歌舞剧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故事片到改革开放之后剧情与歌舞艺术融合的类型化歌舞片的发展过程。因此,在研究我国类型电影的审美问题时,歌舞片的审美相关问题对发现其审美价值,探究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细的阐述我国的歌舞片的审美构成元素和受众的审美心理,分析我国歌舞片审美的局限性和独特性,由此提出提高我国歌舞电影创作者和受众审美能力对我国歌舞片的发展有其重要性。 本文除绪论外,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歌舞片审美元素的构成即音乐、舞蹈以及剧作。着重分析了歌舞片中音乐元素如何在电影中参与情节叙事,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舞蹈元素的艺术性及其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以及融合了音乐与舞蹈艺术元素,我国歌舞片的剧作主题和叙事模式。第二部分通过结合我国的歌舞片详细分析了中国歌舞片的审美心理机制。着重描写了观众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到情感体验和审美理解的审美心理过程,以及受众的期待视域和陌生化的审美在歌舞片审美心理机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回顾我国歌舞片的发展历程,论文第三部分从影视审美的角度,分析我国歌舞片审美的独特性及局限性,描述我国歌舞片发展中局限性和独特性并存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