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造物人文观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下,古代的中国民众创造了灿烂瞩目文明。那时的劳动实践与原始信仰、巫术活动、审美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常常是混沌统一的,实用与审美统一的造物活动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然而,不知何时,物质技术的成熟进步和迅速发展将原始劳动中的巫术、信仰,连同审美化的人文精神一同抛弃了。现代科技的进步让人类具备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物质产品生产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人性中的“恶”的一面也被唤醒,严重地扭曲和扼杀着人性,吞噬着人的心灵。出现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价值崩溃、道德沦丧等诸多社会现象,相应之下的人也变得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机械片面、枯燥无味。当今的世界,到处矗立钢铁、水泥的森林,山野已被城市的碉堡所吞噬,大自然受到严重污染,美好的环境遭到人为的灾难性破坏。对自然环境、大地母亲的破坏践踏,是对美的践踏,也是人对自身人性的践踏和破坏。大工业劳动过程中对高技术和高效率无限追求变成了对身心愉悦的桎梏,而人的本质——自身的肉体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却无法实现。于是人们重新呼唤科技和人文的结合,技术和艺术的统一也是对人类本性的回归。设计中如缺少人文精神,即将忽视对人类心灵世界和丰富多彩生活的研究,也即停止了对世界和人生终极存在与价值的追求。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而言,高扬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指引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前进的明亮灯塔。然而在高度的科学理性之下,想要追寻这种人文情感关怀是十分不易的,对此从中国古代的造物艺术活动中或许能得到些启示。本文把造物艺术与人的精神观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进行讨论,力图探索潜藏于造物艺术深层的人文精神,力图寻找出本民族艺术背后更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性要素,使造物艺术的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在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上得到更深刻的解释。文章的研究思路从礼制人文、信仰人文、情理人文、科技人文四个方向展开论述,分别研究其对古代造物设计的影响作用:藏礼于器是造物艺术的人文环境,多元信仰是造物丰富性的内在趋动力,情理相和是造物人文的审美情思,顺天致用是造物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在论述的过程中本文紧扣红线,即由需求——功能——审美——人文。人类几百万年的造物历史证明,人类需求是无限的,因而新的人造物无限地被发明制造出来,以满足这种无限的需求。不断地超越,追求完美,是造物艺术发展的趋动力。人文精神再提高也不能取代物质的第一性,对于造物艺术而言它的从属位置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在制造或使用各种器物时总是将功能之外的许多观念都加进去,如礼制、信仰、情理、科技,就好像一棵树的主干上生出了许多旁枝,这些旁枝与主干互生互长,互相吸取养料,从而形成了古代造物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很多从事高中教学的教师可能有相似的体会,学生在高中生涯中常出现偏科现象,特别对于语文、数学、英语外的其他科目的学习,学生主动性都比较差,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如何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实验在核素心肌血流灌注显像中的安全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用药产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国产腺苷对50例临床确诊或疑诊为冠心病患者行腺苷
<正>近几年,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将研究性学习领域划分出多种课堂教学类型,主要包括选题指导课、方案设计指导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信息整理课、成
明代宣德年间,政府在临清设置钞关作为征收过往船只稅与商税的专门机构,这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以往学者对临清商业及城市的情况有详尽的论述,但是对其收税机构——
<正>中国教育问题之严重,长期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对中国教育种种问题之分析,又都越来越集中指向一个焦点:教育行政化问题。中国教育行政化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不同的学者会
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是中医药学的巨大财富,继承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才能使中医学薪火相传,不断发展。本人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师承工作罗陆一教授弟子,跟师学习,随
背景:痛证是针灸治病的主要适宜病种之一,临床上针灸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具有疗效确切、快速、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不但为治疗痛证增添了形式多样的治疗手段,且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制度,旨在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又有利于实现就业促进。目前城市低保制度
闻一多不仅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还是一位翻译大家。本论文以“闻一多诗歌翻译研究”为选题,尝试从比较文学译介学角度对其诗歌翻译作品进行探究。在外国自由诗歌席卷中国
<正> 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取决于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贯穿创作活动始终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立和提炼、人物活动的设计、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