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牧区牦牛曲拉中细菌群落结构及乳酸菌性能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牦牛曲拉是藏区牧民自制的一种传统发酵乳制品,其风味及品质与其中的微生物关系密切。以传统发酵方式制作的曲拉包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因此,全面的研究曲拉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乳酸菌性能对于其产品的品质改良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甘南地区藏族牧民家庭传统手工制作的牦牛乳曲拉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兴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曲拉中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对曲拉中的乳酸菌分离鉴定,并研究曲拉中乳酸菌的性能。通过研究发现:(1)对牦牛曲拉样品通过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表明,不同来源曲拉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曲拉样品中优势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细菌的功能基因预测表明,不同来源曲拉样品的细菌群落之间存在差异。(2)从9份牦牛曲拉中分离出97株乳酸菌,经初步筛选得到6株乳酸菌,通过16S rDNA分子鉴定,菌株Q1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菌株Q2为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菌株G1、G2、G3、G4为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3)对菌株发酵和益生性能研究,6株乳酸菌凝乳时间在4~7h之间,凝乳时滴定酸度在73.42~89.38°T之间变化,冷藏期酸度增加了14.22~20.93°T,活菌数均大于10~7CFU/mL,黏度为5.42~7.84Pa·s,菌株G2、G4、Q1具有较好的耐受性。(4)对菌株产香性能研究,6株乳酸菌发酵产生6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且不同乳酸菌菌株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菌株G1产2-庚酮能力强;菌株G1和Q1产生异戊醇与己酸能力强;菌株G2产乙偶姻、糠醇和2-十三酮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菌株G4产乙酸和丁酸能力较强。综上所述,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能为曲拉的综合利用和食用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所分离的乳酸菌具有制备发酵剂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乳酸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转型,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透在新闻行业的方方面面,新闻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转型,对新闻从业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接收新知识、新技能,又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数字化竞争时代,开放式创新已成为大企业必不可少的战略工具,而高新技术小企业正是其新型合作伙伴。目前,认知、吸收、应用三方面的不足困扰着合作双方,大企业可以采取三步行
<正>始办于1987年的中国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39;花博会&#39;),以集中展示我国花卉业丰硕成果,促进中外花卉产业交流合作为宗旨,融观赏性、艺术性、商业性于一体,是国内档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正是这样一种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启蒙作用的活动。
基于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门槛效应和无条件分位数模型,本文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非线性关系和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
目前我国老龄化现象突出,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脚步,老年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针对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及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政府确定了居家养老为主的养
讨论了英语形容词中译过程理解与表达两个重要环节,以达到把准确生动表达出原文修饰词与被修饰对象的关系,创造出生动,鲜明,充满美感的译文。
现代芭蕾舞蹈作品《兄弟俩》创作于后后现代舞时期。文章从舞蹈的动作元素、力度、视觉和情感方面进行赏析,印证了后后现代舞蹈所提倡的“通俗而不庸俗,流行照样严肃”的原则
基于Ga As肖特基二极管工艺,设计了一款输出频率为8~16GHz的无源二倍频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该倍频器的核心是四只性能一致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构成的桥形堆,输入输出则采
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是因为立克次氏体中的附红细胞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附在红细胞,在血浆不断分裂和繁殖。其形状为环形,杆状,圆形等等形态不一。其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