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在当今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特点较前已发生改变的前提下,探讨冠心病胸痹营卫损伤的病因病机。深入研究“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理论内涵。观察“清热解毒通络、调和营卫”治法及其指导下的调心饮的疗效。探讨其干预冠心病免疫损伤的机理。 研究方法: 1.临床研究: 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调心饮组(57例,采用调心饮合并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西药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等免疫指标的变化。 2.实验研究: 运用高脂+高胱氨酸饮食制作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分为高、低剂量调心饮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模型对照组。给药2月后半定量观察斑块进展情况;测量左心室长径、短径、室壁厚度;取主动脉弓切片作核因子-kB(NF-kB)、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取心肌切片作NF-kB、CD31免疫组化染色,运用微机图像方法分析各因子的阳性表达。 研究结果: 1.临床研究: 调心饮组心绞痛疗效显效率56.1%,总有效率82.5%;EKG显效率10.5%,总有效率52.6%;中医症状显效率64.9%,总有效率89.4%;硝酸酯类药物停药率26.3%,停减率66.7%,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免疫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调心饮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实验研究: (1)调心饮组动物粥样斑块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 (2)血管壁NF-kB、MMP-2、心肌NF-kB阳性率的表达,模型对照组>丹参滴丸组>高、低剂量调心饮组>空白对照组。 (3)各组动物厚度/长径、厚度/短径,模型对照组、丹参滴丸组>高、低剂量调心饮组>空白对照组。 (4)心肌微血管密度,高、低剂量调心饮>丹参滴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研究结论: 1.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热毒损伤络之营卫,卫强营弱;日久营卫俱损;热毒伤络、营卫不和”是当今冠心病胸痹的病机关键:“清热解毒通络、调和营卫”及其指导下的调心饮是切合病机的有效治法和方药。 2.调心饮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其可通过抑制血管壁及心肌组织NF一KB的表达、抑制血管壁MMP一2的表达,降低静脉血中TNF、1L一1、CRP水平,从而调节过亢的免疫炎症反应,发挥抑制斑块进展和破裂,防止心肌肥厚,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 3.“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对冠心病的治疗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清热解毒通络、调和营卫”是结合当今发病特点对其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