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日益发达。作为金融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在每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和联合着融资者、投资者和管理者,使各家企业筹集到了所需的大量资金,这不仅直接提高的企业的融资能力,还丰富了居民可以投资的理财品种,改变了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较低的局面,因此证券市场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逐步提升。尤其是股票投资以其高回报率和较高的流动性深受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青睐,在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问世的股市也受到国内投资者的追捧,然而在中国特有的股权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下,国内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却是相对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成熟有效率的证券市场中,对股票的价值评估使得股票的市场价格基本等于公司内在价值的估计值,公司价值与股票价格的较大偏离会被警觉的市场主体发现,该股票供求关系的改变将使价格与价值无限接近直至相等。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虽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的价格也会出现偏离,但在总体上看是趋向一致的。因此,投资者只有以科学的估值理论为指导才能减少盲目性和投机性;股票价格只有真实的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才可能使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从而真正体现股票市场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有很多的学者就我国企业的投资价值做过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然而,他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模型的构建或是指标的组合评价等较为宏观的层面,很少着眼资本市场上相对弱势的投资者群体——中小投资者投资者,从他们的利益点出发的研究就更加稀少。在阅读和参考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设立从中小投资者出发的立场,综合对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明确界定基础概念,构建模型并搜集数据,经过分析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基于此,本文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总体的框架结构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以及总体涉及到的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着重对国内国外关于投资价值评价及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总结归纳,做出自己观点的评价;第三部分为理论铺垫,主要界定企业投资价值涉及到的各种概念,同时进行对应的理论分析,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石;第四部分为基于中小投资者角度的研究设计、数据选取和模型构建,为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埋下伏笔;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在前面工作的铺垫下分别使用SPSS软件和EVIEWS软件做非参数检验和回归分析,由此整理出相关结果;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建议及改进方向,主要在于总结归纳实证结果的内容以得出研究结论,并据此针对中小投资给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投资建议,同时深入剖析本次研究的不足并指明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