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本土化写作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5月发生的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政治灾难,自1976年结束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作家写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历史事件做出了不同的思考。新世纪以来,文坛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以“文革”为叙述对象的乡土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相对于新世纪之前表现“文革”的乡土文学作品显现出了新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些作品中遴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坚硬如水》、《古炉》、《遍地月光》、《天火》,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探究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在叙述“文革”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新质,从而总结出此类小说在叙述“文革”时的成就和缺失,并希望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一定补充的贡献。  本文从所选代表性作品做以点带面的分析,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该章节对论文选题意义和背景做相关论述,并对这一论题的理论文献作品做综述,以及对这一论题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进行说明。  第二章:初探新世纪以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表现文革的乡土小说的原因。分别从新世纪时代背景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学背景、文学市场,和作家的童年经验和历史观等方面做探究。  第三章:对新世纪以来十多年的乡土小说在表现文革的内容上进行分类概括。“文革”叙事在经历了批判历史——模糊历史——记忆还原这一过程的书写之后,新世纪的乡土文学在叙述“文革时”有了新的突破。作家们对“文革”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他们分别从“文革”时期狂热的“革命者”、“文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文革”对“地、富、反、右、坏”阶级身份的农民身心的残害,以及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这些角度去揭露“文革”的荒诞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  第四章:对新世纪叙述“文革”的乡土小说形式进行分析。新世纪描写“文革”的文学作品在形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在描写手法上,对历史的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历史的现实主义描绘上。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象征主义、西方的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拉美魔幻主义等创作手法,在叙述视角、叙述风格上也有多重形式,这些丰富而多元化的创作手法的综合运用和多样的叙述视角、叙事风格,一方面体现出作家们对历史事件的把握和由此得出的反思,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家对处理历史和现实关系的努力。  第五章:新质中的缺失。虽然一些优秀的乡土作家们在新世纪创作出了具有各个作家风格的、优秀的历史反思作品,但是当我们拿这些作品和世界上其他描绘灾难性历史的作品比较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还没有达到更加深刻的层面。  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新世纪以来出现的叙述文革的优秀乡土小说,《坚硬如水》、《受活》、《遍地月光》、《玉米》、《弥天》、《地球上的王家庄》、《平原》、《兄弟》、《空山》、《生死疲劳》、《赤脚医生万泉河》、《香火》、《遍地月光》、《古炉》、《日头》做文本分析,试图比较客观、完整地梳理出新世纪乡土小说文革叙事的特点。
其他文献
学位
针对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实时性和高可预见性,提出了基于功能替代的事务模型.该模型改善了实时事务对动态实时环境的应变能力.由于受功能替代性的影响,事务调度分为内部调度和
期刊
苏轼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在诗词、书画、散文等创作上都有极高的造诣,堪称一代典范;其哲学、政治主张亦条理贯通,自成一家。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苏轼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Al-6Zn-2Mg-0.2Sc-0.1Zr合金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建立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1~10 s-1条件下的热加工图。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选择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语意,而表达语气的基本手段是语调,汉语中常常用语气词配合语调使语气更加明显。汉语的语气词有悠久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是词汇的重要
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公交司机姚静为乘客安危奔跑》是记者用手机采访、拍摄和剪辑的。文章分析了这则作品的采制经过和突出特点,以及获奖背后体现出的记者职业素养、
“十三經”唐宋注疏在經學史上估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十三經”唐宋注疏引用了大量讖緯资料,对研究讖緯文献在初唐和初宋时期的流傅状况及其影响具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品读词句、体会情感是阅读教学的一重要手段.品读词句、体会情感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语言的魅力,还可以积累和丰富学生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