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维权方式,使得网络维权成为底层弱势群体表达正当诉求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政策自1978年实行以来,社会经济体制开始改变,经济体制的改变使社会自主性逐渐增强,新体制下形成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竞相发展,社会的结构开始逐渐转变。在改革开放产生的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各个行业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社会分配制度的失衡、阶层流动性减弱等原因使社会阶层快速分化,社会阶层分化导致城市中当中国企下岗失业的工人、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农村当中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代表的底层群体成为了改革开放代价的主要承受者。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前,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困境,社会中上层群体几乎垄断了话语权,底层群体由于缺乏表达的平台再加上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使得底层弱势群体在自身正当利益受损以后处于有冤不敢诉,更重要的是有冤无处说的困境之中,底层弱势群体可以说一直处于“失语”状态之中。互联网进入中国以后,由于互联网的公开性、虚拟性、便捷性、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为底层弱势群体维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平台,越来越多的底层弱势群体敢于通过互联网的舆论救济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当前虽然互联网为底层弱势群体提供了有效的利益表达和维权渠道,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网民素质还有待提高,网络谣言的传播难以控制,互联网信息监控技术的落后,互联网的管理者责任意识不足,尤其是互联网相关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使得底层弱势群体的表达自由难以得到充分的制度保障。文章主要以“国家—社会”关系作为分析框架,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底层弱势群体网络维权在中国的演变及其现状,阐述了目前我国底层弱势群体网络维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应当通过非对抗性思维、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监控技术、引导网络管理者自我监督、完善制度性救济渠道等方面入手从而促进底层弱势群体的网络维权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理性化和稳定化。任何社会都无法避免利益冲突,如果冲突得不到公开表达,也就无法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网络维权不仅为底层弱势群体所代表的民间舆论及其维权提供了有效的释放空间,也为政府提供了了解民意与理性回应的机会。因此在一个成熟社会当中,政府更应该重视网络民意,提高自己的治理水平,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