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w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基处理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新方法,发展新工艺是每个岩土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从对碎石桩加固机理和处理效果的认识,到CFG桩复合地基等刚性桩的出现,仅仅经历了十几年,造成了对于复合地基的研究理论明显落后与实践的不利局面.这种局面如不有所改观,必然阻碍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该文对实体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桩土应力比、沉降及形成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前,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主要是依据现场实测的P-S曲线.由于现场试验费用较高,而桩土应力比等复合地基参数又是设计时所必须.该文通过分析证明了采用佐滕悟传递函数分析复合地基桩侧荷载的可行性.进而对层状土中桩体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和桩间土的变形特点.利用复合地基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层状土中桩体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关系及桩土应力比公式.工程实践表明其精度具有可靠的保证.目前,针对复合地基形成条件的争论一直在进行.该文通过试验室试验,研究了素混凝土桩处理地基软弱夹层时的受力特性,如桩间土反力、桩-桩间土荷载分担、桩侧摩阻力-荷载的变化曲线等,并进而对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指出对于承载力较高的天然地基利用素混凝土桩处理,由于桩间土承载能力发挥度较低,不能形成复合地基.通过桩间土承载力发挥度是判断复合地基形成与否的主要判据的认识,依据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和破坏方式,结合锥型桩的承载机理和对周围土体的作用,提出了灌注锥型桩与碎石桩复合地基组合的新型三元复合地基.理论分析证明,锥型桩的存在提高了桩间土对碎石桩的侧向约束,增加了碎石桩的有效桩长,并且减小了地基的整体沉降,提高了复合地基承载力.
其他文献
建筑施工,安全第一。建筑施工现场因其复杂性和高危性,安全管理任务尤其艰巨,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
本文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为背景,针对高速铁路基础结构中的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在静、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开展相关研究。论文通过现代测试分析手段,试验研究了不
在该文中,以正在建设中的国内高度最高、跨越距离最长的江阴长江500kV大跨越输电线路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该工程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并在输电塔上设置振动控制装置,减小
岩石损伤力学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岩石力学研究的新分支,主要研究岩石在载荷作用下微裂纹、微孔洞发展,最后导致破坏的过程与规律。由于岩石力学性质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建立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批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由于地上空间资源的有限,现在更多的地下空间被大面积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涌现出大量的城市地铁工程,这些工程带动了深基坑工程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居住状况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逐步实现了康居要求之后,私人汽车消费开始迅速进入居民家庭,机动车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便凸现出来.机动
本文主要研究膨胀土滑坡的抗滑桩整治,介绍了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抗滑桩的应用与发展情况、抗滑桩的设计步骤和使用条件。结合西安—安康铁路安康东编组站膨胀土滑坡的抗滑桩防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隧道建设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尤其是水下隧道工程。然而,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结构经常出现上浮、错台、开裂现象。本
许多高耸结构在国民经济中发生重要作用,高耸结构由于柔度大、阻尼低,极易在强风的作用下发生大幅振动甚至倒塌,现有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难以对其进行很好的控制。为了将阻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