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偏光全息再现性质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全息是通过记录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相互干涉将振幅和相位信息记录在全息图中。与普通全息不同的偏光全息,是通过两束不同偏振态的记录信号光和参考光相互干涉,用偏振敏感材料进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全息图不仅记录了振幅和相位信息,还有偏振态的信息。偏光全息由于其记录光场偏振信息的独特能力,在首次被提出后就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早期对于偏光全息的研究是基于琼斯理论开展的,然而该理论仅在傍轴近似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即信号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干涉角须近似为零,并不适用于大角度干涉记录的情形。直到几年前,一个基于介电张量的偏光全息理论被提出。该理论将记录材料对偏振光场的响应以张量方法处理,并用关于电场的函数表示介电张量的变化,接着结合耦合波理论,运用麦克斯韦方程,描述了偏光全息的记录过程与再现过程,从而推导出衍射光的表达式。这个基于新方法的偏光全息理论,可以突破傍轴条件的限制,研究任意干涉角度下偏光全息的性质。本文将基于张量方法的偏光全息理论,对正交偏光全息再现性质展开研究。在分析了偏光全息的记录过程与再现过程后,分别对基于正交线偏振光和正交椭圆偏振光的偏光全息再现性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在正交线偏光的偏光全息中,当干涉角小于90?时,用偏振态与记录参考光相同和正交的线偏振光分别读取全息图,衍射光可以实现忠实再现和正交再现;而当干涉角为90°的时候,用任意偏振态的再现参考光读取全息图,衍射光始终可以实现忠实再现。在正交椭圆偏振光的偏光全息中,利用一束线偏振光作为再现参考光读取全息图,可以实现衍射光的忠实再现,但是在干涉角小于90?时记录材料需要满足严格的曝光条件,而在干涉角为90?时则无需附加条件。我们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超冷量子气体和人工规范场已经成为研究多体系统和模拟奇异物态的一个绝佳的平台,它造就了众多卓越的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实现了相互作用的二组分费米气体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s)平滑地转变渡越至巴丁-库珀-施里弗(BCS)超流体。渡越中在共振极限下产生了普遍的物理现象,这意味着这种超冷量子体系可以作为理想的强相互作用系统,用以测试各种多体理论。而其他关于超流的特性,例如无摩擦流动,量子涡旋以及第二声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一种易培养、繁殖快的海洋硅藻,含有丰富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岩藻黄素及大量的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是硅藻门的理想模式生物。隐花色素/光解酶家族(cryptochrome/photolyase family,CPF)是一个古老的蛋白质家族,它具有光受体、时钟蛋白和DNA修复酶的功能。通过研究三角褐指藻隐花色素/光解酶基因家族
激光对超冷原子的操控为探究与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相关的新现象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其中通过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囚禁在光学腔中可以观察到许多有趣的量子现象。例如在单个线性光学腔中可以实现Dicke量子相变;在两个交叉腔和环形腔中实现超固态。本文第一个工作通过在两个交叉的高精细腔中耦合BEC来研究量子相变。我们通过结合虚时演化(ITP)与分步傅里叶(SSF)方法来计算基态波函数。在这两个数值模
在量子力学中,存在两个平行的分支。一个为系统的静态属性,即哈密顿量的本征值和本征态。另一个为系统的动力学,即物理量期望值和波函数的演化。事实上,对于后者已取得了非常多令人意外的研究成果。在一维紧束缚模型的淬火动力学中,发现了粒子初始态的存活概率是关于时间的不光滑曲线,很特别地呈现了周期性的尖端。在本文中,为解释这一奇异的动力学现象,做了以下两项工作。其一:严格求解了一个玩具模型,并得到了自相关函数
基于张量的偏光全息理论可以描述任意干涉角度下的偏光全息特性。本文运用该理论研究了基于线偏振光记录的偏光全息的再现特性,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用任意线偏振光去记录和读取任意线偏振光时,再现光的偏振状态不仅跟记录信号光、参考光及读取参观光的偏振状态有关,还跟材料的介电张量系数以及两记录干涉夹角有关。选择合适的两记录光干涉夹角可以得到比较简单有规律的再线光偏振特性。当两记录光干涉夹角为
光学回音壁微腔是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学器件,通常具有很高的品质因子。本论文涉及到的回音壁微腔有香肠型微腔和球腔,香肠型微腔的优点之一是可以通过简单拉伸其腔长的方法来实现回音壁模式共振波长的调谐。论文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了两个回音壁模式的耦合现象,具体内容包括实验研究单个香肠型微腔中的双模耦合现象、理论研究两个回音壁微腔中的双模耦合现象以及实验研究香肠型微腔与球腔耦合系统中的双模耦合现象。在单个香肠
非线性光学晶体越来越吸引到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由于其能够应用于激光频率转换、光学参量振荡、激光测距及光学通讯等领域。在探索性能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晶体过程中,长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倍频效应、光学带隙及双折射率三个重要指标间的矛盾关系。本论文主要的工作是探索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尤其是含有立体化学活性孤对电子的阳离子的晶体化合物。主要通过以下思路:(1)在硫酸盐体系中,引入具有孤对电子的Bi3+阳离子,
1925年,著名芬兰数学家R.Nevanlinna建立了亚纯函数Nevanlinna理论,引领近百年来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的蓬勃发展.尤其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许多著名复分析专家,杨乐、Gross、杨重骏、李平、Fujimoto、汝敏、仪洪勋、扈培础等,利用Nevanlinna理论对亚纯函数的唯一性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了很多经典的开问题并衍生了许多唯一性问题的研究方向.随着著名黎曼猜想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
基于单光子的量子开关以及量子二极管等全光量子器件是集成化和规模化量子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光子输运研究的重点。波导量子电动力学(Waveguide Quantum Electrodynamics,简称波导QED)和腔量子电动力学(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s,简称腔QED)系统作为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系统,在光子输运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了波导QED
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体系已经成为研究低温物理的重要平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在量子仿真、量子信息以及精密测量等前沿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广泛研究的哈伯德模型是描述超冷原子强关联体系的有效理论。随着实验研究的进展,人们实验了在光晶格与光学腔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外势场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通过改变晶格中粒子之间短程和长程相互作用,实现了超流态与莫特绝缘态之外新的相态。本文研究了同时带有长程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