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因此职业院校应当以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依据,着力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探索出培养学生的最佳教学模式,才是自身的生存发展之策。事实上,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可能与职业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大多只体现出了一个“教”字,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他如多媒体、教材、教室等都是为“教”而服务的工具。而“一体化教学模式”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对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技工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技工学校为研究背景,首先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情况与构建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两个方面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查阅大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对构建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的依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理论依据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能力本位思想等,为后文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奠定基础。而后详细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该模式下教学设计的原则。接着重点论述了“四个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体化教材和教案、一体化的考核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适用性和适用效果的分析。接着,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问题包括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不足、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内容难以取舍、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师资较缺乏、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整体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等。一体化教学本身要求更高的硬件条件,但现有的教学设备、场地、课件教材等却明显不满足要求,而且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在校教师的知识储备出现了滞后性的特征。同时对学生来说,不同的性别、年级和学生职务等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适用性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详细阐述了上述主要问题之后,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进一步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得出了教学管理体制、教师适应能力、学生角色转换和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四个方面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一步优化了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技工学校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加大实训基地、教材和课件等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投入;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质量进行分班教学;丰富学生学习的平台,提升学生素质以及构建标准化的教师评价、学生考核体系等等。其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而对不同质量的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及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能提高弱势学生群体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学生继续保持其优势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总体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一套无论是针对教师还是学生的考核体系,其能否适应一体化教学,则是整个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