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实践意义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已绵延半个多世纪,在这一过程之中颁布施行了众多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其目的均是为了提高美国基础教育水平,以及增强美国人口素质和综合国力。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美国则开始大力推行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从里根政府到小布什政府都试图通过标准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国家化的目标。奥巴马政府沿袭了这一教育理念,并与上任伊始就着手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拟定,《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CCSS)也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标准的实践贯穿了整个奥巴马政府的执政期,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重大。虽然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极力反对《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及前几任政府在教育领域颁布的大部分政策和施政理念,但美国标准化教育改革的脚步却仍未停歇。本研究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第二章是对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历史背景的梳理,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运动和教育指导思想,把握美国教育改革和政策实施的整体趋势。第三章首先是剖析了《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创立的缘由,包括美国教育体制、教育水平不均衡以及金融危机引发的危机等,其次是阐述标准的实施过程及其理念、目的、内容等。第四章则是以“数学标准”为例,通过对《共同核心数学标准》文本结构和具体内容的分析解释,探究其在美国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实践意义。同时梳理自实施以来对《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争论,以及对该标准现状的分析。最后一章则是探究我国数学教育及其课程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国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的实践意义,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设置提出启示和借鉴。
其他文献
化工产业是一项高精准、复杂的工作系统,近年来由于化工产业实现了化工仪表的自动化管理使得化工产业的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对化工仪表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探
三螺旋理论是支撑政府、高校与产业之间协同教育的新范式。通过多主体展开不同形式的合作,使得资源难以共享、合作方式脱节、合作机松散和合作模式单一化问题得以解决,构建校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网络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了政务网站,以方便人们通过网络了解政务信息。笔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详细介绍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均财富水平迅速增长。私人财富市场持续释放的可观增长潜力和巨大市场价值,使得个人中高端客户成为各商业银行竞相争取的重要客户资源。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