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点云数据配准任务的目的是对两帧点云数据做空间点级的匹配工作,在无人驾驶、家用机器人、无人机的飞行、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点云数据的分类,分割等工作,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果,点云的配准工作也引入了深度学习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点云的配准任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两帧高度重叠的点云配准,传统的方法通过自定义的方法来寻找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云数据配准任务的目的是对两帧点云数据做空间点级的匹配工作,在无人驾驶、家用机器人、无人机的飞行、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点云数据的分类,分割等工作,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果,点云的配准工作也引入了深度学习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点云的配准任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两帧高度重叠的点云配准,传统的方法通过自定义的方法来寻找最近匹配点,这样会陷入局部极值问题。最近深度学习的方法利用attention机制可以很好的找到最近匹配点,从而解决局部极值问题。目前还有一类问题有待解决,即两帧重叠较低的点云数据如何做配准。之前的配准方法在第一步都要强制逐点建立匹配关系,但是对于重叠较低的两帧点云来说,肯定会有部分点在另一帧中不存在对应关系,故而很难再用之前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自编码解码网络来处理低重叠点云的配准任务。除了两帧低重叠点云数据的配准任务,还有一类点云数据的配准任务有待研究,即场景级点云数据的配准。对于场景级点云数据,可以理解为一个场景中有多个物体,运动方向和位移都不一样。故而可以把第二个工作称为场景流工作。在做场景级点云数据配准的时候,处理刚体配准的方法已经很难解决这类问题。此前已有深度学习工作来尝试解决这类问题,不过他们做的是有监督工作,需要标注好的数据集。由于对点级数据进行标注会耗费很多的人力、时间,在此情境下,本文提出了自监督的场景流工作。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两帧低重叠点云的配准,由于点的缺失,很难再用之前逐点建立匹配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个基于自编码解码思路的配准方法。不同于之前的方法通过计算旋转矩阵再得到配准好的点云,利用该方法可以直接得到配准好的点云。在解码阶段,利用通过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均匀采样得到的局部特征更符合实际分布,取得的效果也更好。在自编码解码网络中添加的核心约束包括:重建约束和特征一致性约束。重建约束可以很好地评估输入点云与输出点云的相似性,而特征一致性约束可以在特征空间来对物理含义相同的两种特征来做约束。2.针对场景级点云的配准,本文首先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从一对连续的点云中学习场景流的自监督解决方案。针对场景中的大位移问题要用ICP产生的代理进行网络的预训练。为了利用数据本身内部的约束,本文利用设置好的检测点来测量点云的潜在表面之间的相似性来作为自监督方法的数据项约束。本文基于点云的局部刚体性,提出了两个基于保持相同运动和保持相同结构的一致性约束,其中运动一致性对于在场景中发生旋转的物体经常会失效,而结构一致性则会很好地适应所有的运动场景。为了进一步提升在场景中的大位移区域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多阶段的学习策略。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在LowModelNet40刚体数据集和FlyingThings3D、KITTI的非刚体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相比现有方法有了较大提升,并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各个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来重建听神经瘤及周围正常结构的模型,研究肿瘤与周围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为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2017-2020年间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2例听神经瘤病例,包括男性6例,女性16例,将患者术前的头部MRI和CT相关影像资料通过Brain Lab i Plan Stereotaxy3.0系统进行融合,然后进行模型重建并测量患侧与健
CD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7)是一种具有多种信号功能的抗噬细胞受体。CD47在多种细胞上表达,向巨噬细胞传递“don’t eat me”的信号,阻止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细胞如果因生理或病理原因导致CD47受体下调,则更容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去除。SIRPα(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α)是信号调节蛋白家族的一种调节性糖蛋白,主要表达于髓系
钛合金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是良好的耐热材料和低温材料。20世纪以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与日俱进,与之相关的钛合金的研制和应用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钛加工零件大量地应用于交通、医疗、航空、航天、海洋、建筑等领域。然而,钛合金强度较高,在常温下变形困难,需要较大应力。而热成形中加热装置、耐热模具、高温下的润滑等问题难以解决。振动辅助成形是降低金属成形过程中流动应力、提高表面质量的有效方法,包括
回音壁模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微腔具有Q值高和模式体积小的特点,使得其在传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目前由于低阶模只能带来有限的光与物质作用,微腔还无法实现大尺寸(>1μm)微粒探测。然而,由于液芯微腔的高阶共振模式具备液芯能量占比更大、渗透深度更深、光与物质作用更强等优点,更适合作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平台。为此,我们将研究此液芯微腔在微粒计数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
Cu-Cr-Zr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高的抗软化温度、耐磨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引线框架、结晶器内衬、电阻焊电极、航空航天等方面。目前,对于Cu-Cr-Zr合金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合金化、热处理及变形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合金的电学及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显微组织分析(金相、SEM及EBSD)以及硬度和电导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时效、固溶-冷轧-时效以及固溶-时效-冷轧-退火工艺对高强高导Cu-Cr-Z
古气候的定量重建一直是全球气候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季风区中的多种地质记录为人们认识亚洲季风的演化及其影响区域的古气候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季风区的石笋δ18O记录表明亚洲季风强度变化受北半球夏季日射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岁差周期(2.3万年)。然而,利用中国北方黄土沉积记录重建的夏季风强度变化在中更新世转换后始终呈现出10万年周期的信号。前者表明亚洲季风受低纬水汽循环的控制,而后者则表明亚洲季风受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无需布线、无接触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为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提供持续的能量供给,保障了传感器节点的正常工作,延长了整个网络的生存周期,使得节点有望彻底摆脱对电池的依赖,受到了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已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监测、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和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充电效用优化问题主要关注如何通过部
图像中目标分辨率的缺乏对传统目标识别算法的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远距离的广角监控视频、无人机远程、航空影像等场景下。超分辨率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成为解决此类小目标识别问题的一种流行又极具挑战性的方案。但在传统的超分辨率动机和小目标识别所需要的动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旨在提高目标的视觉清晰度,而后者则是通过增强特定特征来提高分类器的识别精度。近期的工作在超分辨率的
逆向设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不同算法实现高密度、高性能集成硅基器件的方法。对于片上光互连领域,逆向设计能有效降低集成硅基器件的尺寸,同时保持硅基器件高水平的性能,用于硅基器件的逆向设计算法一直在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最近,将多种算法融合以实现高效率的逆向设计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通过发挥出不同算法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提升逆向设计的效率。本论文中采用了两种新型的高效率逆向设计算法:第一种算法将伴随法
随着新型Ga N功率器件的应用,开关电源在高频化和高功率密度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将Ga N功率器件作为电源变换器软开关的开关管,开关电源整体功率密度将大幅提高。本文以高频和高功率密度为目标,结合Ga N功率器件的应用,针对AC/DC变换器进行研究。为满足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本文AC/DC变换器采用两级式结构设计,前级为PFC电路完成功率因数校正,后级为DC/DC变换器,应用软开关和同步整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