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结构的微波毫米波微带天线阵列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宽带大容量信息传输及卫星通信等需求的持续增长,微波毫米波频段已经成为国际电磁波频谱资源研究、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频段。微波、毫米波天线作为微波、毫米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微带天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剖面低、结构简单、便于集成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相控阵等微波毫米波系统中。同时,具备多层加工条件的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毫米波频段,使得基于多层结构的微波毫米波微带天线阵列得到了进一步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基于多层结构的微波毫米波微带天线阵列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PCB工艺和LTCC工艺的Ka波段缝隙耦合微带天线阵列设计本文基于PCB和LTCC两种工艺设计了三款Ka波段8×8规模的缝隙耦合微带天线阵列。对于基于PCB工艺的天线阵,其单元采用bowtie形贴片和H型缝隙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了加工与测试,实测其增益带宽为35.9GHz~38GHz,在36.5GHz处增益为20d Bi,副瓣电平为-13.7d B;对于基于LTCC工艺的天线阵,其单元分别采用矩形贴片和H型缝隙、矩形贴片和hourglass型缝隙这两组结构进行设计,最终选择了后者进行加工,实测其在35GHz处增益为16 d Bi,副瓣电平为-11.25d B。综合考虑传输线损耗、转换结构损耗、键合线损耗和接头损耗的影响,这两款天线阵的实测值和仿真值得到了良好的吻合,为毫米波相控阵的集成设计完成了验证。2.基于PCB工艺的Ku波段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阵列设计本文基于PCB工艺设计了一款基于卫星通信应用背景的8×8规模的Ku波段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阵列。通过采用基于容性耦合的探针馈电结构、类同轴转换结构以及将天线阵不同极化模式的馈电网络分层设计,最终可实现V极化端口11.25GHz~12.79GHz的仿真带宽,H极化端口12.44GHz~15.27GHz的仿真带宽,两端口间隔离度≥20d B,处于V极化模式时中心频点处E面、H面交叉极化电平可达-20.1 d B,处于H极化模式时中心频点处E面、H面交叉极化电平可达-20.4 d B。3.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多层结构微带天线分析本文基于特征模理论,针对一款基于多层结构的双圆极化微带天线进行了特征模分析。然后,通过研究模型中不同参数对不同模式的影响,实现了对不同模式谐振频率的独立调制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和海量的接入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高容量、低功耗、低延时等需求。为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当前通信系统逐渐扩展天线阵列规模并采用波束赋形技术以获取更高的传输增益。然而,随着网络密集化部署,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出现新的挑战。尤其针对多天线多小区通信系统,波束的密集分布导致波束碰撞发生,波束干扰增大,严重影响信号的有效传输,导致网络性能下降。波束碰撞主要指
学位
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频率估计在移动通信、电力监测等众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淹没在噪声中的正弦信号进行频率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被广泛应用于信号的频率估计中,然而DFT变换有许多的缺点和限制,比如频谱泄露与栅栏效应,DFT的频谱泄露又分为由正频率引起的短程谱泄露和由负频率引起的长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调制信号的带宽正在变得越来越宽,而宽带调制信号通常具有高峰均比的特点,给传统功放的效率带来了挑战。包络追踪技术是提高功放效率的主流技术之一。包络追踪功率放大器由电源调制器和功放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源调制器的带宽是目前限制整个包络追踪功率放大器带宽的瓶颈。为了降低宽带场景对电源调制器的带宽需求,同时维持功放效率和线性度,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无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行业运行维护、规划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的科学用电提供依据。针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不足的问题,研究电力负荷自身特性、序列分解方法、模型集成方法,提出基于模态分解和集成学习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现负荷的准确预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建模。研究电力负荷在不同的电力用户和用电条件下的特性,从用户用电行为、气候
导航贯穿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始终,被广泛的运用于航海定向、无人机技术以及汽车驾驶等领域。单一的导航系统的局限性已难以满足军用以及民用领域对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而组合导航技术很好的克服了单一系统的缺陷。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SIN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两者的组合较为常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EMS-IMU微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将GNSS同MIMU进行组合,使用载波相位双差模型,通过旋转双天线基线
自动情感识别技术在各种智能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很大潜力,包括智慧教育、在线游戏、智慧医疗等。由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自动情感识别技术经历了由基于手工浅层特征的传统识别方法发展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由基于单一模态的分类器发展为基于多模态聚合的情感识别的过程。其中最常使用的模态是通过视频数据获取的语音-视觉双模态,目前关于语音-视觉情感识别的大多数文献由于从这两个模态提取特征的方法和多模态聚合的方法存在
汽车漆面不仅仅作为汽车零部件的保护层,其美观程度往往决定了用户在购买时的第一印象。目前,汽车漆面表面缺陷检测主要以人工检测手段为主,该方法效率低、稳定性差,且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近年来,机器视觉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表面质量检测中的难检、误检、漏检等问题得到了解决。针对目前汽车漆面检测存在的检测效率低、系统复杂、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以汽车引擎盖表面作为研究对象,将机器视觉技术与
多波束天线能够以较窄的波束、较高的增益覆盖较大的空间区域,且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波束工作状态,在卫星通信、雷达探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比特编码阵列天线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多波束天线,受到天线学界的大量关注。它将有源器件加载在天线单元上,通过控制其偏置电压,对天线单元的辐射相位进行量化调节,从而实现阵列的多波束辐射功能。相比于传统的相控阵技术,比特编码多波束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商业化的大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CMOS工艺的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包含驱动级放大器及级间匹配网络、功率级放大器及输出匹配网络。更宽的带宽、更好的效率和低成本是移动无线通信系统设备近年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能够覆盖多个通信标准的单片集成电路成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以此为思路,采用130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覆盖1.2~2.5GHz的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本文介绍了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