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F的残疾运动员功能研究——以轮椅篮球运动员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整合性理论模式,以轮椅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WHO-DASⅡ、SF-36和Barthel指数测量工具,并结合IWBF的“轮椅篮球分级标准”,对残疾运动员的功能状况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基于ICF的功能和残疾模式,可以建立整合“身体结构和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背景性因素”等的综合性功能和残疾分析方法,为运动员运动分级与功能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2)基于WHO-DASⅡ测量结果表明,进行康复训练的业余残疾运动员“活动和参与”功能处于一般水平,个体间差异较大,年龄可能对残疾运动员的“活动和参与”功能表现有影响;SF-36测量结果表明残疾运动员的总体健康状况较差,尤其与生理状况相关的功能;Barthel指数测量结果表明残疾运动员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存在障碍,具有依赖性; 3)Barthel指数与运动分级呈高正相关,且达非常显著水平;WHO-DASⅡ与运动分级呈负相关,且达显著水平; 4)WHO-DASⅡ所测的“活动和参与”功能,高运动分级与低运动分级存在显著差异;Barthel指数所测的“日常生活活动”,高运动分级与低运动分级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5)WHO-DASⅡ与SF-36呈高负相关,且达非常显著水平;WHO-DASⅡ与Barthel指数呈高负相关,且达非常显著水平;SF-36与Barthel指数呈高正相关,且达非常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受到了各国普遍关注,初任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和关键阶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生涯的起点,那么,究竟什么是专业?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苏教育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重要留学事件关注甚少。本文从教育的角度系统考察和分析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史的这一特殊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选择,是提升国家战略潜力的重要措施,它承载着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光荣与梦想,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我国高水平大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实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8年8月8日至24日北京奥运会赛事期间央视奥运频道每天(8:00—24:00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入到桥梁工程建设实际当中,发现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养护”这个问题在我国公路桥梁管理中一直表现得比较突出,桥梁存在的问题也就比较多,相应的
攻击行为是儿童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对其他个体带来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行为。随着儿童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对攻击行为的持续和深入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