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行为是儿童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对其他个体带来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行为。随着儿童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对攻击行为的持续和深入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行为养成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消极的教养方式非常有可能导致不健康甚至是歪曲的人格。不同的人格特质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索攻击行为的特点,进而分析和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探索了人格特质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选取三所学校四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获得有效问卷324份,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儿童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攻击行为明显比女生高,攻击行为不存在年级差异。  2、父母教养方式除父母温暖理解外,其余各维度与儿童攻击行为显著相关;精神质与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分保护及母亲拒绝否认呈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与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分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均有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除了与父亲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不显著相关外,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维度都显著相关;人格各维度与攻击行为都显著相关。  3、人格与攻击行为存在着相关。高神经质和高内外倾得分的个体更有可能有较多的攻击行为。  4、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对攻击行为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人格特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伴随着网络教与学的迅猛发展,交互作为在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逐渐受到关注,课堂交互质量知觉与学习者满意度间的关系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日益重视的课题。自我效能和任务价
当前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受到了各国普遍关注,初任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和关键阶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生涯的起点,那么,究竟什么是专业?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苏教育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重要留学事件关注甚少。本文从教育的角度系统考察和分析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史的这一特殊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选择,是提升国家战略潜力的重要措施,它承载着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光荣与梦想,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我国高水平大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实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8年8月8日至24日北京奥运会赛事期间央视奥运频道每天(8:00—24:00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入到桥梁工程建设实际当中,发现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养护”这个问题在我国公路桥梁管理中一直表现得比较突出,桥梁存在的问题也就比较多,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