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就西方社会的当代史而言,60年代特别是1968年是一个临界点:此前是一个战争和革命频仍、狂飙激进的年代,也是西方现代性完成和终结的年代,此后则是一个渐趋温和、群体分裂的年代,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西方社会的当代史而言,60年代特别是1968年是一个临界点:此前是一个战争和革命频仍、狂飙激进的年代,也是西方现代性完成和终结的年代,此后则是一个渐趋温和、群体分裂的年代,也是后现代性逐渐浮出水面的年代。对应地在思想界,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界,60年代也是一个临界点:此前是一个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中,意图颠覆主体从而以革命为兴奋点的年代,此后则是一个主张多元主体或主体性消亡,试图建立平等对话机制的年代。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就是这两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他们之间的思想递进,体现的正是从单向度到多向度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双重演进。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及其所观照的社会现实都包括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危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区别在于,被前者并称为一体化的社会在时间上只到60、70年代学生运动为止,后者的审视目光则遍及包括多元民族多元社会的全球,时间上延续至今。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理性的崛起导致人类批判理性的丧失,使人异化为单向度的人,社会异化为无差别的群体,因此要用批判理性反抗技术理性,用革命改变一体化的社会现实。哈贝马斯则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公共领域的退化,所以重建公共领域并且用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交往理性取代技术理性,通过改良有望通向一个多向度的理性社会。这篇论文一共包含了三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以1968年巴黎“五月风暴”为切入点,通过学运前后社会现实和思想领域的变化,从现实层面分析从单向度到多向度的演进过程;第二、三部分分别选取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为代表人物,比较二者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及社会改造方案,从理论层面分析1968年前后从单向度到多向度的演进过程。
其他文献
卢卡奇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在西方社会中具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实践观在卢卡奇思想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贯
恐惧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是人的本能,内在于人性之中,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可塑性的感情,可以被建构、可以被训导,也可能会失控。恐惧对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政治学理论没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罗斯思想、文化、艺术、宗教、哲学发展的繁荣时期,通常称之为俄罗斯的“白银时代”。别尔嘉耶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紧紧围绕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作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阶段我国处理社会问题起到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这里马克思所谓的“市民社会”是与“国家”这一概念相
社会资本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此后学者对二者的研究不可谓不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长期以来,二者作为两种不同理论在研究者的视野中并没有什么交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社会在我国也逐步发展起来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
马尔库塞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厚,理论视野开阔、前瞻性强,至今都被人们视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加以汲取和传播。马尔库塞十分重视乌托邦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
说明人如何从自然状态进入人类社会,建立国家来确保人的生存与安全,是霍布斯的《利维坦》关注的重点所在。在《利维坦》一书中,霍布斯基于其机械唯物主义的立场,对人性进行分
舆情是民众对关乎切身利益或自身关心的中介事件的群体性评价、意愿、态度和要求等情绪的综合表现。舆情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社会各领域,折射出民众对社会信息、政策
焊接材料在电子封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Sn-Pb焊料中的Pb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欧美、日本及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制定出多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