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波动一直备受投资者、企业和监管当局的密切关注。我国股票市场历经多年的发展继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市场。与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相比,股票市场呈现出有规则的波浪型运动,暴涨暴跌已成为常态,甚至发生“经股背离”的现象。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时间短、发育程度低、制度不健全、投资者风险意识差等特点,不少学者认为政策干预过多是引致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为了烫平股票市场的波动,中央银行出台了诸多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实施增加了股票市场波动,同时政策调整力度大小也影响了股票市场波动幅度的大小。因此,本文试图探讨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以期为现有研究和理论进行补充。货币政策引起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本文根据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内在原理,结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以及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渠道理论,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影响沪深300指数波动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成整体、牛市、熊市三个样本,以逆回购、货币供应量、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指标,GDP和通货膨胀率作为控制变量,利用VAR模型,运用ADF检验等分析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总体影响,以及分析不同股票市场行情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差异。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首先,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调控股票市场具有一定作用。在总体样本期间内,货币政策既没有明显加剧、也没有明显减弱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其次,在牛市与熊市行情下,货币政策能起到较优调控股票市场波动的效果。最后,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还未畅通,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